特朗普又改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真成了一天一变。 才刚刚表态暗示要和我国和解,结果转天就又改口“威胁”了我国。 那特朗普怎样转变了态度?又是如何“威胁”我国的?
暗示要降低关税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近年来经历了不少调整,2018年前后,美国政府对从我国进口的多种商品加征了额外关税。 这一措施实施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受到了一定影响,企业成本也有所增加。
到了今年的4月份,特朗普对华的关税一再变化,不仅十分强硬,而且目前已经高达145%。 但近期有迹象表明,美国方面可能正在重新考虑对华关税的调整。 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次公开场合提到,可能会降低部分对华商品的关税。
虽然这只是非正式的表态,但外界认为这反映出美国内部对于关税政策的不同声音。 一些分析指出,过高的关税可能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负担,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调整关税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关税政策的变动往往与经济形势、产业需求和双边关系有关。 特朗普此次提及可能降低关税的表态,被外界视为一种试探性信号。 尽管他并未透露具体细节或时间表,但这一表态引发了市场关注。
如果美国真的降低部分对华关税,可能会对双边贸易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全球供应链的压力。 但一向强硬的特朗普又为什么会突然软化态度,向我国求“和解”?
反制打到痛处 最近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提到可能降低部分对华关税,这个表态确实值得琢磨。 其实他这么说,背后有几个现实原因在推动。 一方面我国采取的反制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
美国加征关税后,我国不仅调整了自己的贸易策略,还积极开拓其他国际市场。 这让美国一些行业感受到了压力,特别是农业和制造业,他们一直抱怨关税让生意更难做。 特朗普这次松口,可能也是看到了加征关税的效果有限,反而让自家企业吃了亏。 特朗普核心圈子警告关税后果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最近也不太稳当。 美债市场波动不小,通胀压力一直没完全消退,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意见很大。 很多美国企业主和经济专家都在说,高关税推高了成本,最后都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SHEIN、TEMU告知美国消费者将于4月25日起涨价 特朗普现在放出风声要降关税,估计也是想给经济减轻点负担。 其实美国国内对关税这事儿一直吵个不停。 特朗普这次表态,可能是在试探各方的反应,为以后的政策调整铺路。
毕竟关税问题牵一发动全身,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说到底特朗普突然改口说要降关税,主要还是现实所迫。 我国的应对措施让美国尝到了苦头,国内经济压力又大,再加上各方意见不一,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关税政策。
不过话说回来,关税具体会不会真降、降多少,还得看后续发展。 这不仅仅过了不到1天的时间,特朗普的口风就又有了变化。
谈不成就“翻脸”? 特朗普最近在关税问题上的表态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4月17日他在白宫见记者时,先是暗示可能要降低对我国商品的关税,说“可能不想维持现有水平”。
这话刚说完不到24小时,他又改口说和我国谈得不错,但要是谈不拢的话,美国很乐意单独制定一套针对中国的贸易规则。 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把大家都给整迷糊了。 其实仔细想想,特朗普这种左右摇摆的说法,也恰恰反映了他现在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美国国内对加征关税的反对声越来越大。 企业主们抱怨成本上涨,老百姓嫌物价太高,连共和党内部都有不同意见。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放风说要降关税,很可能是想试探各方的反应。
毕竟明年就要中期大选了,经济问题处理不好可是会丢选票的。 另一方面特朗普又不想显得自己服软。 所以第二天赶紧补上一句“谈不拢也没关系”,摆出一副强硬姿态。
这种策略也是他惯用的谈判手法。 但问题是现在的国际环境和他第一次任期时已经不一样了。 其他国家都见识过这套把戏,反应明显冷淡多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特朗普这次表态可能更多是出于国内政治考量。
美国经济现在面临通胀压力,企业库存积压,消费者信心不足。 继续维持高关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没什么帮助。 但直接取消关税又显得自己打脸,所以只能先放个风声看看效果。
至于他说的“单独制定规则”,听着挺唬人,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国际贸易是双向的,不是美国单方面说了算。 我国方面早就明确表示,愿意谈但不怕打,这种底气让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有点使不上劲。
特朗普这两天的表态既想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又要维持强硬形象。 但这种左右摇摆的做法,反而让外界对他的真实意图更加怀疑。 现在就看接下来双方的实际行动了,毕竟光打嘴仗解决不了问题。
墨鱼蛏子
特疯子又发疟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