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条,后十个问题:
21、服务体系
李:服务体系是一样的,本身没有品质差别。这是必须要复用的。
22、销售逻辑
金:我们也希望萤火虫在店里能带动一些蔚来销售,蔚来现在有70万用户,蔚来的销售渠道也很全面,开口不小。
23、现有用户的选择是符合你们预期的吗?
金:小车个性化需求很多,所以我们提供80种不同的选装策略,我们这次不是用高低来分系列,是用风格来分系列的。到今天的数据,自在版是20-25%,发光版是70-75%,我们现在发现用户是愿意为情绪价值是付费的。
24、这是绝大多数用户的第一台小车吗?
金:是。
25、发布会是怎么想的?
金:现在是个流量时代,我们想去中心化来进行传播,而不是搭一个台子集中式的发布,我们觉得在六个城市进行慢直播的形式,能够提供我们自在的风格更搭。
李:这个跟这个品牌精神很合适。当然出发点是从省钱。我们发布会在上海中心的NIO House开,内部是有结算的,两天影响卖多少车,上海公司要找萤火虫要。而且我们是竖屏直播,和这个车也很搭。
26、萤火虫怎么增加可玩性?
李:iPhone今天有很多周边,是有道理的,因为iPhone的风格不能过于Strong,才能有很好的周边生态。我们也希望这个车有同样的风格,让用户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还是有很多巧思的,
27、牛屋的运营效率
李:大家对牛屋有很多误解,牛屋有很多。每年在欧洲有200万人到访,效率是比大家想的高的,我算了一下比打广告,去赞助曼联,是更加合算的。我们认为牛屋空着是最大的浪费,是应该用起来。
28、多品牌的得与失?
李:一个品牌涵盖所有用户是不可能的,甚至我觉得手机行业也不可能,我认为用不同的品牌覆盖不同的用户,在底层能力上复用,是可持续的。在今年我们三个品牌的产品逐渐推出之后,大家就能看到它的合理性。
我们是否应该向特斯拉那样吗?先做Model S和X,再做便宜车?但Model S现在一个季度全球的销量不及我们一个月的销量,这也是一个品牌覆盖不了的。
今年我们会进入收获期,我们之所以说4季度会盈利,就是因为前面种了种子。
29、造型争议
李:审美是很主观的,我们从来没有期待所有人都对这个车满意,但是我们希望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一是原创性的,二是系统性的。有争议总比没有讨论好,大家觉得没有见过,并不是一个负面的意见。初看、再看、又看,我们叫三重奏,大家要看三遍。你看天坛是三层的,西湖是三潭映月,上海是东方明珠的三个球,三生万物是有道理的。我们的设计是想表达我们相信什么。
30、不设计换电的成本
金:换电和不换电设计相差千八快钱。
李:蔚来的车都是能换电的,这底层有我们很多相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