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欧达成共识,但中国输欧电动车不能低于29万!因为欧洲超半数的人表示自己不会买超过3.5万欧元的汽车,这也就是说欧盟用这个政策,让中国不能直接接入欧洲主流的车市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设置最低售价门槛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个政策乍看是一种市场限制,但实际上却为中国车企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当高价成为必选项,中国车企也就有了转型升级的契机。 凭借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中国品牌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但这种打法也带来了问题:利润率低、品牌形象不够高端、难以支撑持续创新,如今,随着市场环境改变,中国车企不得不放弃单纯比拼价格的老路,开始向高端化方向转型。 这次的限价政策虽然看似不利,但其实暗藏机遇,首先,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约占总量的30%,这部分市场体量庞大,利润丰厚,即使中国车企只能争取其中一部分份额,也能获得可观收益,其次,高价位会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为品牌升级提供动力,再者,更高的利润空间可以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转型之路并非坦途,首要挑战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需要时间改变,多年来“物美价廉”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要让用户接受高价需要过程,其次,高端市场对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从动力电池到智能系统,都需要显著提升,此外,高端品牌的营销方式与大众品牌完全不同,需要建立新的营销体系。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车企已经开始行动,在技术层面,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从基础材料到智能化水平都在突破,不少企业选择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直接对接当地市场需求,在生产方面,通过在欧洲建厂,既能降低贸易壁垒影响,又能提升品牌形象,营销上,逐步摒弃价格战,转而强调产品创新性和科技含量。 一些中国车企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市场定位,他们的新款车型不再以低价取胜,而是主打科技创新和品质体验,这些产品在欧洲市场获得的反响证明,只要产品过硬,消费者完全愿意为中国品牌支付高价。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财经|中欧达成共识! 欧盟或将撤销对华电动汽车高关税
4月11日,中欧达成共识,但中国输欧电动车不能低于29万!因为欧洲超半数的人表示
小步侃车
2025-04-20 17:13:39
0
阅读:211
风无形
中国29万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