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安万秦腔的火爆盛况,就想起当年的横水交流会会来。 凤翔横水四月十八会,自我现

老马惠生活 2025-04-20 19:35:15

看到安万秦腔的火爆盛况,就想起当年的横水交流会会来。 凤翔横水四月十八会,自我现事起就有,至少有百年年以上历史。因为农历四月十八,关中农村即将开镰夏收。当地人说“四月十八跟横水,叉把笊篱牛龙嘴”,可见四月十八会是夏收农具交流会,所以规模盛大,享誉西北。七十年代,破“四旧”,为推倒横水会,专门在四月十八搞了个规模空前“社会主义大集”,指定附近供销社和代销店以横水以西摆摊设点到山支凤交累。但大集没了,古会还在。 改开以后,横水会非常热闹,每年至少两家马戏、两家大棚歌舞,还有电影等。但灵魂却是少不了的秦腔戏。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传统秦脸戏刚刚恢复演出,一时在三秦大地刮起一阵劲风,尤具是农村。赶会唱秦腔,农民万人空巷去跟会记得。 横水会有一年交的是陕西戏曲研究院的戏,看戏的人特别多。 戏场就在五中南面的大礼堂广场上。也是人山人海,台下水泄不通。 戏开始时,场中间的人坐着,周围的人站着。但站在后面的人看不见,就往前挤。一挤,就象就地起了旋风,迅速向里移动,坐着的人怕挤倒,纷纷起立,人群就象潮水一样向台口涌去,一时人群喊叫四起。一波接一波,台下象一锅沸水,根本没法看戏。 办会单位想了个办法,招了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孓,分散蹲守在人群中,人手一根长竹杆,看见有人起身拥挤就用竹杆扫过去。镇压之下,好了一阵子。 但坐的人不起身,但,不能保证后面站的人不拥挤,挤过来,坐的人为保命,即使被竹本打也要站起来,所以,一挤,连拿手竹的小伙子也淹没在人潮中。 一计不成,办会的又想了新点子。,在观众场地打了许多木桩,桩上绑上木檀,把场地分隔成许多方格,方格里的人自成单元,不格间的人群互相影响就小多了,再加上几十个年轻人拿竹杆维持秩序,场面才稳定下来。 那时,由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秦腔在农村确实兴盛。 后来,随着改开扩大,电影丶电视丶录相...游戏、演唱会等方兴未艾,尤其是智能手机出现,全世界都在掌中。人手一部,年轻人谁还看传统戏曲?秦腔就渐渐萧条下来,只剩一些老人还执着了。 这次安万再掀秦腔热,好象又回到了之前,当年的场面几乎再现了。但不知这是真爱秦胎,还是蹭熟度?更不知能持续多久?

0 阅读:0
老马惠生活

老马惠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