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这东西,就像俄罗斯战场上的勋章,看着金光闪闪,背后全是博弈的算计。2009 年中本聪搞出这个数学游戏时,就像给全世界设了个 “挖矿” 擂台 —— 用电脑解难题,谁先解出来就能拿走新币奖励。但这游戏从一开始就埋了个大坑:总量 2100 万枚写死在代码里,而且每四年奖励减半,就像战场上的补给线被不断掐断。 现在挖矿的奖励已经从最初的 50 枚降到 6.25 枚,按照这个节奏,到 2140 年奖励会趋近于零。但问题来了,最后那点比特币真的能被挖出来吗? 就像俄军士兵死守阵地要付出鲜血,矿工想挖到最后一枚比特币,得烧掉海量的电力和设备。现在一台矿机每天电费就要几十块,挖出的币还不够交电费,更别提设备折旧和人工了。 这就像淘金热后期,地表的金子挖完了,剩下的都在深山老林里,得用炸药炸开岩石才能拿到。可当炸药钱比金子还贵时,谁还愿意干? 比特币的 “矿脉” 也是一样,现在全网算力每秒超过 100EH(1EH 等于 10^18 次运算),相当于把地球所有计算机加起来算几十亿年才能挖到一个区块。这种情况下,矿工的收益就像被标枪导弹击中的坦克,越来越撑不住。 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 “聪”,1 聪等于 0.00000001 枚。理论上可以无限细分,但实际操作中,当奖励降到 0.00000001 枚时,矿工得算笔账:为了这 1 聪,要花多少电费、设备费? 如果入不敷出,他们宁可关机也不做赔本买卖。就像俄军士兵受伤后还能坚持战斗,但要是连子弹都没了,再勇敢也只能撤退。 最讽刺的是,比特币的 “稀缺性” 其实是人为制造的陷阱。中本聪设计的这套机制,本质上是用数学难题把新币发行速度锁死,逼着矿工用越来越高的成本去竞争。 这就像俄罗斯用 “战功换官职” 激励士兵,比特币用 “挖矿换财富” 吸引矿工,都是用看似公平的规则掩盖背后的博弈。 现在比特币的市值超过 1 万亿美元,但真正流通的币可能只有 1600 万枚左右。剩下的 500 万枚里,有 100 万枚在中本聪手里永远不动,还有很多因为私钥丢失或交易错误被锁死。这就像战场上的勋章,大部分都被少数人攥在手里,普通人想拿到比登天还难。 所以说,比特币永远挖不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当挖矿的成本超过收益时,剩下的币就会变成 “数字化石”,永远埋在区块链里。这就像俄军的勋章,颁发给少数勇敢的人后,剩下的都锁在仓库里,成了权力的象征,而不是真正的财富。
比特币这东西,就像俄罗斯战场上的勋章,看着金光闪闪,背后全是博弈的算计。2009
瑛悦说事儿
2025-04-21 10:26:52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