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教条主义!我们再也不吃苏联面包了!
1955年,我军的全部军事建设都师从苏军,按苏军的规定,军官与士兵有很大的差异,军官是职业军人,士兵是服役。军官是薪给制,按级别领工资,吃穿付款,士兵供给制,吃穿不出钱,另给点生活用品補贴费。
当时我军的一个排长,工资就是72元,比地方干部高出几倍。当时一头大黄牛的交易价格仅为72元。不过,由于抗美援朝战争刚结束,许多军官也是生死中过来的,因此工资差异的矛盾也不是很大,多数人都理解。
当时的部队伙食也开始执行苏军的惯例,官兵分离。
团部有军官食堂,军官自己掏钱买饭吃。
每个营一个大伙食团,负责全营士兵伙食。另有一个军官食堂,全营军官集中在小食堂用餐。
士兵伙食标准每人每天三角,而军官食堂标准每人每天五角,虽然军官吃饭是要出钱的,但生活的差异也给官兵之间带来了不融洽的气氛。
特别是规定军官有自已的军官宿舍,除了执行任务或训练时与士兵接触外,其它时间由连队的军士管理。这样一来,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作风全破坏了。上下意见很多,官兵矛盾扩大。没有多久,这种全面地、毫不走样地学习苏联红军被迫终止。营以下军官仍然与士兵同住同吃,有眷属的军官只有星期六才能回家。
当时的教条主义还出过很多笑话。
例如某师大演习,按苏军战时饮食标准执行,每人发了两个面包,这个面包不是苏联当主餐食用的那种大黑列巴,而是我们平时当零食的小面包,战士经过长途跋涉,吃午餐的时候,那个发泡的小面包一口就一个,吃下去没有丝毫感觉,肚子还是空的。
官兵们饿惨了,再也不想学苏联老大哥吃面包了。
David fish
关键是哪怕是大列巴给士兵吃,也会觉得很难吃[滑稽笑]
用户13xxx69
教条有教条的用处,真正原因是工业基础支持不了,经济支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