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下野的蒋介石在离开溪口时,向浙江省主席周凤岐借十万元的旅费,周凤岐骂道:“卸任的总司令,凭什么拿钱。” 请大家点一下右上角“关注”,可以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见解,感谢分享与支持哟! 1926年,北伐军气势汹汹地杀进湖北,把吴佩孚的主力打得落花流水。 接着就盯上了武汉,这时候,孙传芳带着他的大军在江西干瞪眼。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寻思着,等他们拼个你死我活,那就最好。 到时候,自己再带兵去湖北“捡便宜”。 不仅可以把湖北、湖南都收入囊中,还真就大赚一笔。 可他没想到,自己那支东拼西凑的“五省联军”根本不顶用。 于是,他就想起了周凤岐,这个人当初可是倒戈得快得很。 周凤岐1911年,因为辛亥革命发迹,算是露了头。 但是观看他后面的人生轨迹,简直称不上“君子”所为。 此时,孙传芳还没领教到这个人的“坏”和“鬼”。 想着既然这样,就给他个表现的“机会”,派他带兵去九江驻守。 可是他也把人想得太简单了,周当初被他用完后搁置一旁。 现如今倒是想起来了,人家不买账啊。 再说了,这时候派他出去明显就是送人头,周凤岐也不傻。 既然你不仁,别怪我不义,赶紧就派人偷偷跟北伐军联系。 这一去不要紧,还真就暗地里商量起接受改编的事儿。 北伐军打下武汉后,抽调兵力攻打江西,这下孙传芳坐不住了。 因为北伐军的战斗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实打实地干出来的。 战斗力强得没边儿,打心眼里看,北伐军可不像传统军阀部队。 战斗力强得离谱,一番操作下来,看来没一个老实人啊。 孙传芳最后发现了不对劲,这压根不是预期中的战斗力。 但是为时已晚,他的“摘桃子”计划也只能打水漂。 不仅如此,还赔了夫人折了兵,忍不了一点,他当着众人大骂。 指名道姓指责这个周凤岐靠不住,还真是说了大实话。 这一次,他真就看清了这个人的真面目,永远是个墙头草。 1927年,老蒋因局势变动,被迫黯然下野,暂居于下野这个浙江地界。 有人就不乐意了,此人正是周凤岐,他的前后变脸有意思。 周凤岐可能琢磨着,是时候撕破脸了,他就派人给老蒋送去五万元。 还捎信:“请蒋先生即刻离浙,勿扰地方。” 他心里想着,老蒋如今落魄,这五万元就当是打发叫花子了。 留他在浙江,自己这省主席的位置也坐不稳当。 老蒋收到钱和话后,气得暴跳如雷。 他想起往日周凤岐那副阿谀奉承的嘴脸,如今却如此落井下石。 不禁破口大骂:昔日倒戈不过是投机,此次以父母官的身份来折辱,真是岂有此理。 心中一定暗自发誓,定要让姓周付出代价。 其实这不是周凤岐第一次做出这种事,大家早该认清他。 不仅打了光头的脸,最后甚至连出行的路费都不愿意给。 让人走,却又不给点资金支持,他心里一定想着,老蒋如今已是丧家之犬。 觉得自己没必要再给他面子,可是这次真的玩大了。 老蒋到上海后,很快采取行动,让亲信顾祝同等人向他做出武力威胁。 周凤岐赶紧就跑路了,官都不做了,知道自己目前还是太嫩,先保命。 1928年,老蒋重任总司令,那叫一个时来运转。 周凤岐就不开心了,整日提心吊胆。 直到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老蒋需要用人,决定先放下成见。 还真是能屈能伸,却没想到对方压根不给他这个面子。 周凤岐心中却有自己的算盘,他不愿意再冒险为这个得罪过的人卖命。 想着自己向来是墙头草,两边倒,别人不可能全然信任他。 如今要是投靠老蒋,日后若局势有变,自己岂不是又得遭殃。 于是,破罐子破摔,大肆叫嚣: 自己就是宁可做鬼,也不做他蒋某人的狗! 可是他这样的人,连光头都不用,谁还用他。 回到家乡后,他居然开始宣扬“抗战必败,中国必亡”的谬论。 不仅召集一些地主、豪绅与恶霸,组织维持会,勾结日伪,还妄图出任浙江伪省长。 然而,他的这些行径遭到了众人的唾骂,人们都骂他是汉奸,是民族的败类。 1938年3月7日,周凤岐在上海街头被军统特工盯上。 当他意识到危险时,已经来不及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中或许充满了悔恨,悔恨自己曾经的投机取巧,悔恨自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1927年9月,下野的蒋介石在离开溪口时,向浙江省主席周凤岐借十万元的旅费,周凤
安卉的
2025-04-21 11:41: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