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工人“加薪狂欢”或落幕?特朗普46%关税成转折 特朗普政府4月

狐狸妹妹 2025-04-21 11:51:53

越南工人 “加薪狂欢” 或落幕?特朗普 46% 关税成转折 特朗普政府 4 月 3 日宣布对越南加征 46% 关税,消息传来,胡志明市工业区的中国老板们终于松了口气。这场持续三年的劳资拉锯战,或许将随着关税风暴的到来迎来转折。 关税重锤,产业链 “地震” 美国这一 “对等关税” 政策,目标直指越南 1230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美国作为越南最大出口市场,2024 年从越南进口 1420 亿美元商品,其中 68% 由中资企业贡献。东莞电子厂老板李建国算了笔账:“一双鞋在越南生产成本比东莞高 18%,加上关税后价格直逼中国出口价,还不如把生产线搬回国内。” 这种压力正迅速传导至越南制造业底层。近半年来,越南纺织业已有 6 万家工厂停摆,3 万家濒临倒闭。胡志明市最大鞋厂元宝鞋业,员工从 10 万锐减至 4 万。越南劳动荣军与社会事务部数据显示,2025 年 3 月,制造业失业率同比上升 12%。工人们开始担忧:“今天罢工加薪,明天会不会就失业喝西北风了?” 力量反转,工人与资本博弈生变 过去三年,越南工人凭借 “罢工即停工” 战术多次成功。2025 年 3 月,南定省阿玛拉鞋厂 1.1 万名工人集体罢工,要求月薪从 700 万越南盾(约 2000 元人民币)涨至 800 万,最终企业无奈妥协。这背后是中资企业对关税红利的依赖,2024 年越南对美出口增长 21%,60% 的增量来自中企转移产能。 但如今关税政策打破了这一平衡。耐克、阿迪达斯在越南的代工成本因关税激增 30%,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 “中国原料 + 越南组装” 模式的可行性。雷峰网调研显示,越南纺织业 70% 的原材料依赖中国进口,这种 “伪本地化” 供应链在关税冲击下脆弱不堪。中国五矿集团为印度打造的 “低品位矿适配高炉” 模式,或许会成为中企在越生存的新方向。 地缘博弈,企业开启 “生死时速” 这场关税风暴,本质上是大国产业链重构的一个缩影。美国企图通过 “对等关税”,迫使越南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而越南政府在 3 月 31 日紧急宣布削减液化天然气、木材等美国商品关税,甚至允许马斯克的星链全资控股运营,试图换取关税豁免。这种 “以市场换关税” 策略,反而暴露了越南经济的结构性缺陷。 对中资企业而言,墨西哥正成为新的避风港。比亚迪、奇瑞等车企在美墨加协定框架下加速布局,利用墨西哥对美出口零关税的优势,打造 “中国技术 + 墨西哥产能” 新选项。如此一来,越南工人的罢工筹码逐渐失效。当企业能随时将产能转移至成本更低、政策更稳定的地区,工人的议价能力自然大打折扣。 十字路口,工人命运何去何从 越南工人如今面临着严峻抉择。一方面,关税致使企业利润缩水,2025 年第一季度在越中企净利润同比下降 27%,直接压缩了加薪空间;另一方面,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可能放宽对罢工的限制,甚至默许企业裁员。这一矛盾在越南《劳动法》修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21 年新劳动法虽赋予工人罢工权,但要求提前 20 天申请,且禁止在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罢工。 更长远的影响来自产业链升级。中国企业开始在越南推行 “技术分级管理”,比如中国五矿要求印度钢厂采购中国生产的热风炉,这种 “设备绑定 + 技术隔离” 模式,让越南工人难以接触核心技术,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议价能力。当越南从 “世界工厂” 向 “组装基地” 转变,低技能工人的地位将愈发岌岌可危。 这场关税与罢工的博弈,揭示了全球化退潮期的残酷现实。对越南工人未来的加薪谈判不能再靠 “一言不合就停工”,而需在就业保障与工资增长间寻找平衡;对中资企业而言,如何在 “关税洼地” 与 “供应链安全” 间构建韧性,将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0 阅读:1924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08

用户12xxx08

11
2025-04-22 07:57

日在华车企合资几十年,赚得盆满钵满,但它的发动机变速箱核心技术中资没学到分毫。出海企业要好好研究学习

相逢是缘

相逢是缘

8
2025-04-21 19:32

猴子只有在肚子饿的情况下才会听人话。

毛毛

毛毛

7
2025-04-22 10:02

永远只看到脚面子,热衷于赚快钱

猜你喜欢

狐狸妹妹

狐狸妹妹

一起来看更多好看有趣的动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