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总结了一下大熊老师和大彬老师,还有中后期加入的英短老师,三位老师直播时发

费祎评科技 2025-04-21 15:48:45

【省流】总结了一下大熊老师和大彬老师,还有中后期加入的英短老师,三位老师直播时发表的观点,以及最后贴了我个人观点。

大彬老师:质疑大熊老师卖玛卡(玛咖),贴了当年大熊老师的微博

大熊老师:

1.你全网就一张图,且找不到我商店链接,你也找不到写我名字的发票,虽然我搞了会员群、有会员、有客户,虽然我在玛卡(玛咖)上打了我自己的logo,但是你不能证明是我在卖玛卡(玛咖),我只是推荐。

2.玛卡(玛咖)上了中国新资源食品名录,它是药食同源,并且某省投了20亿搞相关产业,因此你质疑我卖它没关系,但是说玛卡(玛咖)有问题=你质疑产业=你要搞垮产业,而且玛卡(玛咖)当年就是因为触及到了卖人参商家的利益,因此才会有玛卡(玛咖)相应的抹黑话题。

3.进而从第二点衍生到,为什么车企的车在车祸之后要删帖?是因为车祸的帖子不仅会给车企带来负面,同时也会搞垮中国的汽车产业,同时自媒体或者网友去传播车祸,这也会间接性搞垮中国汽车产业,所以才要去删帖。

4.以及从第三点聊到了中国汽车交强险出险和中国车祸事次数和事故率等等,进而和大彬老师还有英短老师一起得出一个20万左右保有量的车事故次数为2.4万次为正常的数值的共识。

大彬老师非常之菜,自己挑起来的玛卡(玛咖)话题,但是自己啥也没准备,甚至一度差点让大熊老师对玛卡(玛咖)事件进行彻底洗白,随后实在看不下去的英短老师加入战场。

英短老师:

1.大熊老师卖或者没卖玛卡(玛咖)本身不重要,因为目前确实也没听说这东西会把人吃出毛病或者吃坏身子。但是,你用你的账号给玛卡(玛咖)进行推荐这个是事实,并且你自己承认了。

2.你说的新资源食品,这个通过搜索可得“是指在中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品,如叶黄素酯、嗜酸乳杆菌等”。你拿这个来论证玛卡(玛咖)是好东西,这个是站不住脚的。这些东西属于无害但吃了也没啥类似于药品或者补品那样的功效,因此大家为什么对玛卡(玛咖)有不好的意见,是因为它出现了不符合它功效的宣传。

3.既然大熊老师说讨论或者质疑玛卡(玛咖)会搞垮某省投入的20亿投资和相关产业,那还是大可不必的。如果玛卡(玛咖)真如大熊老师微博所说有提升精力抗疲劳的效果,那它早就卖爆了,有口皆碑的东西不会因为讨论或者质疑它就被搞垮了。同时它如果真的有经济和药用价值,那必然会有相应和机构和论文去深耕和论证,同时也会因为它的经济价值,从而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去售卖,不会仅仅因为几篇所谓黑稿就被打倒了。如果玛卡(玛咖)真的有很多人卖,那“玛卡”就不会变成大熊老师的黑点了。

4.大熊老师希望用淘宝来论证玛卡(玛咖)依旧有很多人卖,但是淘宝上本身就是鱼龙混杂,卖啥的都有,甚至卖答辩的都有。存在不是证据,我们要证明它的行业有价值这才是证据。

5.随后在知网检索“玛卡”,进行价值论证。发现“玛卡”词条在知网的论文一共才500多篇,换成“玛咖”词条也才800多篇,而且有很多还是毫无关联的,从2018年到今天一共才20篇左右的核心,近7年的也几乎没有有价值的论文产生。大熊老师表示就是因为黑稿,所以现在的相关论文才少了,但是在大熊老师卖玛卡(玛咖)的2016年也仅一篇核心产出,还是体育相关的,大熊老师例举了黄芪,检索后发现其在北大核心有1.24万篇核心。而且一个东西的科研价值并不会以黑稿为转移,产业不会因为黑稿而被打掉。

6.大家对一个东西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在这件事里面,科研和论文是评判一个东西客观价值的依据,如果一个东西连去科研的人都没有,或者很少有,那是不是可以论证它是没有价值的?

7.大熊老师提及之前因为卖人参的商家给玛卡(玛咖)买黑稿,那人参和玛卡(玛咖)必然就存在竞争关系,所以才会出现前者给后者买黑稿。那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近代有数万篇核心期刊的传统中药,去给一个从国外引进的且没啥人研究的“新资源食品”买黑稿,这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8.大熊老师还是要讲科学的,光凭念叨是念叨不死一个行业的。

9.随后就是关于中国汽车交强险出险和中国车祸事次数和事故率等等,三人一起得出一个20万左右保有量的车事故次数为2.4万次为正常的数值的共识。

以下为个人针对最后2.4万次出险的观点:

谈客观事实,中国一年车祸交强险出险4000多万次,出险率11.6%。一台保有量20万台左右的车,摊到大样本里面,一年出险2万多次是合理的中位值。如果高于这个数,那对于现有的0事故的车主来说,保费虽然会降,但是不会有很明显的降低,因为你的保费替别的出车祸的车主赔了。

因此再回到SU7上来,首先2024年你就没办法找到2万多起SU7的事故,其次就是绝大部分未出险甚至已经出险了的车主,第二年保费都有不小的降幅。比如我自己,第一年三者300万+五座105万驾乘共计9970,第二年一样东西保费来到了5800多。同时我身边买了SU7 Ultra的车友,50多万的车,第一年保险报价居然也是1万。

这两件事就说明了,我保费的大幅度降低是因为SU7总体在2024年的出险远低于2万多次;同时,因为2024年SU7出险偏低,也提振了保险行业对SU7 Ultra的信心,因此能给Ultra也开出和我当年MAX相同的保险金额。

0 阅读:0
费祎评科技

费祎评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