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他无意之间发现有几个便衣特工正在跟踪自己。他当即明白,美国压根没打算放人,于是他转身思索着脱离的方法…… 老潘在美国那十五年可没白待。这位山东汉子当年可是凭真本事考出去的高材生,打小就爱捣鼓些太阳能相关的玩意儿。 1996年他揣着全额奖学金到了新泽西理工大学,那会儿谁也没想到这个戴着厚镜片的书生能整出大动静。 老潘研究的碲化镉材料,那可是太阳能界的前沿玩意儿。简单说就是能让玻璃发电,这事儿搁二十年前听着跟科幻片似的。 他在美国带的研究团队真把实验室数据搞成了实物,巴掌大的玻璃片能点亮灯泡那会儿,整个实验室都炸了锅。美国能源部的专家来参观时直拍大腿,说这技术要能铺开,家家户户的窗户都能当发电机使。 美国人见着宝贝哪肯撒手?硅谷好几家巨头公司轮番上门,开出的价码能让人眼红到滴血。有家公司直接说给配栋带泳池的别墅,年薪后面添几个零随便填。 可老潘这人轴得很,逢人就说"我老家院里那棵枣树该结果了",明摆着要回国。他实验室的同事都劝,说你这技术回国十年都未必有条件继续搞,老潘就笑笑不说话。 美国那边的招数开始变着花样来。先是移民局说要给他办杰出人才绿卡,后来又有税务部门三天两头查账。最悬乎的是有回实验室突然停电,备用电源也莫名其妙失灵,幸亏老潘多个心眼,关键数据都锁在随身带的加密盘里。 这么折腾了半年多,美国人发现这书生看着文弱,骨头倒是硬得很。 2011年开春那会儿,老潘终于拿到回国许可。收拾行李时他多了个心眼,把十五年攒的研究资料分三份:最重要的塞进贴身马甲夹层,次重要的存云盘,剩下的全打成纸稿塞行李箱。临出门前还把实验室钥匙整整齐齐挂在门把上,监控底下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纽瓦克机场,老潘后脖颈子直发凉。候机厅那几个穿运动服的壮汉,打他从进门就远远跟着。这要搁平常人早慌了神,老潘反倒不紧不慢坐在咖啡厅,特意把行李箱敞着口摆脚边。 眼瞅着登机时间快到了,他起身就往洗手间走,拐弯时余光瞥见那伙人全扑向了他的行李箱。 老潘这手金蝉脱壳玩得漂亮。那帮人拉开箱子翻出满地的旧衣服,真正值钱的早被他揣怀里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满机场找人,老潘早混在旅行团里过了安检。后来听同机的乘客说,飞机滑行那会儿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死死盯着舷窗外,手指头把座椅扶手都捏白了。 回国后老潘直接进了某重点实验室,带着团队把发电玻璃的转化效率从17%干到了22%。这数字听着不大,搁在光伏行业可是了不得的突破。 现在咱们国家好些个新建的大楼都装上了这种发电玻璃,据说一栋二十层的写字楼,光外墙玻璃发的电就够整栋楼照明用。 当年美国《科学》杂志登过篇阴阳怪气的文章,说某个东方国家"借"走了他们培养十五年的顶尖人才。 老潘瞅见报道就乐了,转头跟助手说:"咱得把实验室窗户全换成自家产的发电玻璃,省得老外说咱们不会用阳光。"这话传出去,成了圈里人茶余饭后的经典段子。 这事最绝的还在后头。老潘回国三年后,有家美国公司不知怎么打听到他团队的新成果,托人捎话想买专利。 老潘让助手回了个报价单,专利费那栏写着"十五年阳光使用费",把老外看得直挠头。这事在新能源圈传开,大伙都说这是给当年机场那出戏添了个漂亮的注脚。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潘锦功》
2011年,我国留美博士潘锦功在被美国“释放”后,准备搭乘飞机回国。可是在机场,
花开富贵坊
2025-04-21 16:02: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