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试验时,顺道回了趟家,看望自己

运赛过去 2025-04-21 16:56:48

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试验时,顺道回了趟家,看望自己的母亲,谁知95岁高龄的老母亲,望着多年未见的儿子,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30年没回家的儿子,突然站在95岁老母亲面前,会发生什么?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完成深潜试验后,顺道回了趟家。他隐姓埋名投身国家事业,母亲却在家苦等多年。这次重逢,她望着他,竟一句话也说不出。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海丰一个医生家庭,小时候家里都盼着他学医。可30年代日本入侵,战乱让这个少年改变了想法。他跋山涉水上学,鞋都磨破了,抬头看敌机轰炸,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得让国家强大起来。1945年,他考进上海交通大学,选了造船专业,成天泡图书馆研究船体设计。1949年毕业后,他在上海造船厂干起基层工程师,画图纸、查焊接,干得踏实。后来50年代,他被派去学苏联潜艇技术,笔记写满了几大本。 1958年,国家决定搞核潜艇,黄旭华被调到北京,从此开始了30年的“隐身”生活。他收拾了个小包袱,上了火车,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哪了。 在研究所,他带着团队啃资料,用算盘算数据,连个像样的实验设备都没有。条件苦,岛上风大饭少,但他硬是靠着一股韧劲,带着大家一点点摸索。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黄旭华功不可没。他推的水滴形船体设计,成了后来核潜艇的关键技术。1988年4月,黄旭华已经60多岁了,还亲自上核潜艇,在南海做深潜试验。这次测试很重要,得验证潜艇在深海的性能。他在控制室盯着仪表,记数据,确保万无一失。试验成功后,他终于得了几天假,决定回广东老家看看。30年没见家人,他心里早惦记着95岁的母亲。 回到海丰,他敲开家门,看到母亲坐在那儿,头发白了,手也抖了。母亲认出他,眼里满是激动,可愣是说不出话。黄旭华后来回忆,那一刻他眼泪止不住往下掉。30年没回家,他错过了太多,父母葬礼都没能赶上。这次回来,母亲没责怪他,反而叫来其他兄弟姐妹,让大家理解他的难处。黄旭华心里既感动又愧疚,觉得自己欠家里的债,这辈子都还不清。 1988年之后,黄旭华没停下来,继续改进潜艇技术,常跑船厂指导。90年代他退了休,可还是闲不住,去大学讲课,给学生讲潜艇原理,讲得眉飞色舞。2019年,他拿了共和国勋章,2020年又得了国家科技奖,奖金2000多万全捐了出去,说要给年轻人铺路。他晚年常跟老伴李世英待在武汉家里,帮她洗碗,聊聊过去。 2025年2月,黄旭华在武汉去世,享年99岁,走的时候家人都在身边。他留下的不只是核潜艇,还有一种精神:为了大事,能放下小家。如今中国海军的潜艇技术,能走到世界前列,跟他当年的付出分不开。 黄旭华这辈子,干的是大事,可也亏欠了家人。30年不回家,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国家需要他,他就得扛起来。他的故事让人感慨:一个人能为国奉献到这地步,太不容易了。可回头想想,他母亲等了他30年,最后连句话都没说出口,这份沉默里有多少辛酸?事业和亲情,到底咋平衡?黄旭华用行动给了答案,可这答案未必适合每个人。

0 阅读:3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