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的媒体体验大家也看了吧,也带大家看看传播效果。
首先先说结论,萤火虫这次的传播效果,是近一年以来,蔚来所有产品中,效果最好的一次,没有之一。
百位潜在用户的触达率是33%,这个数据比ET9还要好,同时这两款产品的营销投放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能有这种的触达率,四两拨千斤了可以说。
触达的潜在用户中,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色彩与设计,这俩数据并列第一,排在第二的是安全,排在第三的是空间。
安全是我们没想到能排到第二的,这也与小车用户所关心的点有关。设计可能是超出网友预期的一点,但萤火虫从上市到现在,我们做了很多轮调研,说丑的确实不多,即便是对这辆车不感兴趣的用户,认为它丑的也不多。
设计本身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儿,我觉得没必要为这事儿吵,只要你们认为刘亦菲是天下第一好看,那咱们就是好朋友,听见了么?!
在传播中,哪些因素干扰了潜在用户转化呢?
SKU的选择。萤火虫应该尽快在APP和店端做好SKU的简化理解,尤其车展临近,减少用户的犹豫期是势在必行的。
用户最喜欢和最讨厌的内容就不说了,说一说传播建议吧:
1️⃣,小red🍠是主要转化平台;
2️⃣,影视剧的植入效果要比内容投放好;
3️⃣,生活类博主的投放效果要比汽车博主好;
4️⃣,多出iPhone相关配件,玩儿命出,出到苹果都在说哎哟你干嘛,破圈指日可待。
最后的最后,说一下昨晚我提到的事情:国内市场到底需不需要小车。
我的观点是:无所谓,国内市场需要优秀的产品,至于它的形态是什么,不重要。萤火虫依旧面临转化率不高的问题,持续订单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用户对于蔚来的信心会折射到萤火虫上,尤其是乐道的影响还没完全消散。
你可以说萤火虫会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不需要小车,这个市场再小也是有百万规模打底的,就如同MPV市场中的MEGA一样,他们都属于标签式产品,你真想买一辆小车或者大车的时候,会发现能让自己毫不犹豫下单的产品太少了,有厂商愿意去挑战,去承担这部分需求,是值得肯定的。
好了,寂寞的夜,寂寞的你,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