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C快充是噱头吗
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快充是怎么卷起来的,这里有很多的故事
大概在2019-2020年左右,整个三元方壳厚电芯的平均充电倍率是0.8C,峰值大概1.2-1.5C持续的SOC区间在(10%-30%),这里最大的挑战,是2倍厚和3倍厚的电池,散热散不出来,那时候我们的设计都是做的底面散热,你没办法做快充。而且根据数据统计,很多三元电池就是在快充之后,Fire了。
然后随着特斯拉和BMW把电池做宽做薄一些,特别是采用宽温度范围和磷酸铁锂,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在磷酸铁锂的体系上,做到了峰值3C左右的设计,当然平均倍率提升到了1.2C
在这个技术方向上,宁王的设计一直在缓慢爬坡,最快的设计到了1.8C,我记得亲儿子阿维塔用了非麒麟电池的2.2C电芯。到2022年的麒麟电池,设计目标从3C提升到了4C
。李厂长处于差异化的考虑,调整了低SOC区段的充电曲线,把4C电池魔改成5C,然后开启了5C高端化的路子。这是充电竞赛的第一阶段。
我稍晚一些,会把这些电池的尺寸、容量和规格倍率都列一下,给大家做一些记录!
充电的第二阶段,是小鹏和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做的5C平权,这波二线电池企业向宁王的进攻开启点是2024年下半年,这也是基于磷酸铁锂体系的平价。这个时候不得不提的是,宁王的快充电池已经开始在和之前的电池平价去卖了,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波快充的加量不加价,是一种商业竞争策略。
充电竞赛的第三阶段,就是2025年比亚迪打出来的1MW、10C,这一次电池很多朋友都在拆解和分析,我们后续会把产品规格,测试的情况给大家分享。在1MW和10C的挑战来了以后,宁德时代也回应了,卷技术和快充对宁德时代来说就是掏出来就行,12C。这颗电池的具体特性,我们还要等一段时间。
1MW出来以后,今年会出来超兆瓦的概念,大家放心。22号还有大玩家要出来high。10C是不是噱头不重要了,这是江湖上谁是最牛逼的一场比试,面子可比技术重要多了。
套用一句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新能源大牛说汽场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