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朱自清和武钟谦结婚了,他们一起走过了13年,共生育了6个孩子。在夫人
1916年,朱自清和武钟谦结婚了,他们一起走过了13年,共生育了6个孩子。在夫人去世3年后,朱自清虽说终身不娶,但还是和齐白石的弟子陈竹影结了婚,又生了3个子女。在朱自清去世后,陈竹影独自抚养9个孩子长大成人。
18 岁的朱自清,在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的安排下,与武钟谦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场包办婚姻,本以为会是平淡无味的结合,却意外地成为一段真挚爱情的美妙开篇。
婚礼那天,朱自清身着一袭长衫,身姿挺拔却难掩紧张与期待,满心欢喜地等候着新娘。武钟谦头戴红盖头,在丫鬟小心翼翼的搀扶下,莲步轻移,缓缓踏入新房。朱自清怀着忐忑的心情,轻轻挑起那象征着新生活开始的红盖头。
刹那间,武钟谦那羞涩而温婉的面容映入眼帘,她的眼眸似一湾清泉,满含着少女的娇羞与对未来的憧憬。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时间仿若凝固,周遭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往后的日子,还望娘子多多照应。” 朱自清声音略带颤抖,腼腆中满是真诚。武钟谦微微垂首,轻声回应:“相公言重了,咱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简短的对话,却如同温暖的火种,点燃了他们婚姻生活的希望之光。
婚后,日子虽不富裕,却处处洋溢着温馨。朱自清在外求学,为梦想奔波,武钟谦则挑起了家中的大梁,操持着里里外外的大小事务。她勤俭持家,将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把家收拾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
时光匆匆流逝,武钟谦接连为朱自清孕育了 6 个孩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然而,其中一个孩子不幸夭折。
武钟谦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们,又要操持繁琐的家务,还得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艰难万分。长期的劳累与精神压力,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可她从未有过一丝怨言。
终于,命运的天平开始向朱自清倾斜,他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收入也逐渐增加,家庭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然而,长期的积劳成疾,已让武钟谦的身体不堪重负。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武钟谦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气息微弱,她颤抖着拉住朱自清的手,声音微弱却满含牵挂:“我怕是撑不下去了,往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们……”
朱自清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她的生命,哽咽着说:“别胡说,你会好起来的,我们还要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
但命运终究无情,武钟谦还是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撇下了悲痛欲绝的朱自清和 5 个年幼的孩子,只留下朱自清在无尽的黑暗中独自哀伤。
武钟谦的离世,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将朱自清的世界炸得支离破碎。
作为大学老师,他不仅要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独自照顾 5 个年幼的孩子,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孩子们常常因为无人照料,饥一顿饱一顿,衣服也总是脏兮兮的,小脸满是委屈与无助。
朋友们看着朱自清陷入如此困境,纷纷伸出援手,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再娶。朋友们为他牵线搭桥,介绍了 28 岁的陈竹影。陈竹影师从齐白石,绘画技艺精湛,更难得的是,她性格温柔善良,宛如春日里的暖阳,给人以温暖。
两人初次见面,朱自清便坦诚相告:“我如今,除了大学教师这份工作和 5 个孩子,一无所有。跟着我,怕是要吃苦受累。”
陈竹影凝视着朱自清真诚的双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暖的笑容,轻声说道:“我不在乎这些,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照顾孩子们,好好过日子。”
不久后,朱自清获得了公费出国留学的宝贵机会。他既欣喜又犹豫,满心担忧自己离开后,陈竹影一人照顾孩子太过辛苦。陈竹影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孩子们我一定照顾好。”
朱自清紧紧握住陈竹影的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谢谢你,等我回来,定不负你。”
几年后,朱自清学成归国。于是,朱自清与陈竹影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他们迎来了 3 个可爱的孩子,为这个原本就充满爱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朱自清深知陈竹影的不易,对她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主动帮着陈竹影照顾孩子、分担家务。“你一个人照顾这么多人,太辛苦了,我来帮你。”
朱自清一边说着,一边从陈竹影手中接过家务,脸上满是心疼。陈竹影望着体贴的丈夫,心中暖流涌动,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明艳动人。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朱自清由于长期的劳累与饮食不规律,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彼时,美国提供救济粮,可朱自清秉持着高尚的气节,坚决拒绝接受,他掷地有声地说:“宁可饿死,也不能丧失尊严。” 就这样,他的病情日益恶化,最终发展成胃穿孔。
躺在病床上,朱自清紧紧拉着陈竹影的手,眼中满是愧疚与不舍:“对不起,又要让你受苦了,我怕是不能陪你和孩子们走下去了……”
但残酷的现实终究无法改变,朱自清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陈竹影和 9 个孩子,在风雨中艰难前行。
在陈竹影的精心照料与悉心教导下,9 个孩子茁壮成长,个个都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