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十万“鸭兵”被装进鸭笼,运上飞机,自浙江千里迢迢赶往新疆灭蝗,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鸭兵”们火力全开、大快朵颐,灭蝗一月“鸭兵”战绩如何?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铺天盖地的蝗虫袭向农田,那场景仿佛地球末日的景象,农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粮食被一点点蚕食。 蝗虫尤其喜欢干旱的农田,高温和缺乏水分的地面,是蝗虫产卵繁殖的温床,因此蝗灾往往伴随着干旱。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大国,中国人抗击蝗灾也算是经验丰富了,历朝历代都有人总结经验,防范和治理蝗虫。 蝗虫难办在于它们繁殖率非常高,只要产下虫卵,基本上都能存活,而且这种害虫不挑环境,不挑食物,长大的速度也非常快。 蝗虫飞过的地方,不会剩下一块好地,不管是农作物还是花草树木,最后都被咬的什么都不剩。 治理蝗虫方法,光靠人力是不行的,古代有架起防护网拦截蝗虫的,但是这种方法收效甚微,现代会使用农药防治蝗虫,不过农药残留反倒会让农田受害。 万物相生相克,古人发现蝗虫在碱性含量高的植物中难以生存,因此鼓励人们种植豌豆、芝麻等作物,减少蝗灾的损失。 可是也不能因为蝗虫就放弃小麦粮食,因此蝗虫的克星,成为了农民的救命稻草。 古代记录过白鸟吃蝗虫和蛤蟆吞噬蝗虫的例子,还有辽国蜂群消灭蝗虫的故事,生物防治没有副作用,是最佳防治蝗虫的方式。 最便利的就是用鸭子防治蝗虫,鸭子便于圈养,不仅可以吃掉蝗虫,而且鸭子的粪便还能给土地提供养分。 古人养鸭治蝗的经验,一直被延续到今天,这种防治模式也在不断成熟完善,发现蝗虫的总计,一声令下,鸭鸭大军就奉命出动,使命必达。 2000年的时候,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新疆的干旱气候是蝗虫繁殖的乐园,连续三年都受到了蝗虫的骚扰。 农作物受损严重,当地人治理蝗灾的手段也不是很有效,新疆曾经通过养鸡来治理蝗虫,但是鸡的抗灾病能力太差,一场蝗灾过去,鸡战士至少也要损失10%。 同样是生物治蝗,鸭兵的战损率要远低于鸡兵,而且鸭子还有更强的抗疫病能力,对于农业生产生活也比较小。 当时新疆发现,去年蝗虫残留的基数很大,很快就要到蝗虫卵孵化的时期。 更严峻的是,邻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去年都遭受了严重的蝗灾,而且那里对蝗虫采取了是听天由命的方式,根本没有治理蝗灾。 等到一入秋,新疆本地的蝗虫,和国外飞过来的蝗虫,将会在新疆造成大规模的灾害,必须拿出比以往更大的力度来治理蝗虫。 新疆千里迢迢从浙江请来了“救兵”——鸭子大军,十万只鸭子被送到新疆,赶在蝗虫孵化之前送到农田。 还未孵化的蝗虫乱嘎嘣脆,鸭子吃的不亦乐乎,当地的农民看得喜滋滋,有了这些尽职尽责的鸭兵,今年的农田有救了。 鸭子行动迅速,别看蝗虫有翅膀,拥有着大脚掌的鸭子,行动也十分灵活。 鸭子的脖子可以伸缩,瞄准蝗虫后就像精准炮弹一样命中目标,再能蹦跶的蝗虫,在鸭军面前也得“缴械投降”。 而且鸭子的捕食量特别大,一只鸭子一口气吃掉100多只蝗虫,也不会觉得累。鸭子行动十分规律,早起捕食后就自己去喝水休息,到了晚饭时间继续捕食。 鸭子军纪严明,每只鸭子都跟着自己的“作战小队长”,不需要人在一旁催促,就排成纵队消灭蝗虫。 一支鸭军能接连作战,在数百万亩优质草原上扫荡蝗虫。这次新疆蝗灾过后,鸭子在当地人面前露了真功夫,牧民们对鸭子的喜爱度直线上升。 很多牧民开始自己饲养鸭子,准备在下一次蝗灾中大显身手。鸭鸭大军还给新疆人民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饲养鸭子治蝗也成为赚钱之道。 这些远道而来的鸭军,能够产下大量天然红心蛋,给新疆的农贸市场带来了活力,结束灭蝗战斗的鸭子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成为农家乐最受欢迎的一道美食。 参考资料:特大蝗灾袭新疆十万鸭军赴疆赈灾2000年09月18日17:20钱江晚报
到底谁是小偷?2025年4月18日报道,浙江杭州,一大爷理个发金项链竟不见了。大
【1评论】【5点赞】
长尾巴的柯基
鸭子:我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