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京东杀入外卖战场,才意识到,美团的“统治”,原来早已被习惯最近点外卖的时候,我

江微看体育 2025-04-22 16:09:01

当京东杀入外卖战场,才意识到,美团的“统治”,原来早已被习惯

最近点外卖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久违的词:“选择”。

不是因为美团点不到,而是因为京东外卖真的来了。在京东App首页,一键就能直达外卖入口,界面甚至有些眼熟。——骑手身份认证、门槛订单、接单限制……这不是新平台搞创新,而是新玩家走了一条和美团不太一样的路。

点了几单,体验竟然出奇的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才意识到,我们习惯的外卖规则,并不等于合理。

●京东进场,用户终于又有了“选择”

很多人对京东做外卖的第一反应是:“你也想卷?”但对于用户来说,我们真的在意他是京东、美团还是饿了么吗?我们更关心的是平台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如今这种高度同质化的服务中。

京东的第一步,很克制:

•没有铺天盖地的发券,而是聚集“免配送费”“门槛订单”这类成本清晰的权益;

•没有盲目放单,而是要求骑手实名认证,并遵守基础配送门槛;

•更没有追求极致压价,而是强调履约与服务体验。

这让人重新审视:外卖平台到底应不应该无限下沉、无限“卷”到底?

●美团的“强大”,是一种被默认的垄断

你有多久没打开饿了么了?又有多久没看到过新的外卖平台?

在我个人的使用体验中,美团已变成“唯一选项”,几乎所有商家都在它家,价格也越卷越猛。部分热门时段,骑手响应慢、服务质量下降、订单体验拉垮,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

这不是“它做得不好”,而是因为“没人能代替它”。

有人调侃:当一个平台成了你唯一的依赖,它就不需要讨好你了。

平台当然不是慈善家,但当用户和商家都失去选择权的时候,它就有了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甚至可以在优惠补贴上“卡你”、在服务规则上“压你”。

●竞争不是坏事,怕的是垄断被合理化

京东杀入外卖,很明显不是奔着做“外卖平台”去的,而是作为即时零售的一环来做补全。甚至可以说,京东目前的模式更像“精准履约电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卖平台”。

这反而让我们看清了:现在的外卖行业,早就不是“谁饭做得好,谁就活得久”了,而是比拼谁能控制流量、抵押履约成本、绑定商家入口。

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了质疑,比如“派单权重限制竞争对手”的说法,虽然无关方实证,但反映出部分用户对平台公平性的担忧。背后更深的问题是:一个平台是否有权决定点哪家的外卖、你何时能吃到、你用哪个骑手送?

我们从没认真思考过,因为我们“没得选”。

•真正的“价格战”不是谁贴得多,而是谁公平

这场京东vs美团的对决,表面上是价格战、本地战,其实是履约机制与生态模型的对抗。

•美团做的是超级平台,它要吃下所有本地生活业务,骑手是平台附庸,用户被反复转化。

•京东走的是供应链逻辑,它希望将骑手变成履约末段,把用户和商品建立更高频链接。

一个“平台生态”,一个“履约闭环”,短期看可能谁也吃不掉谁,但长期看,外卖行业会因此重新被定义。

也许我们不需要“第二个美团”,但我们一定需要一个“能让美团多一点顾虑”的对手。

外卖的尽头不是价格战,而是选择权的回归。

京东美团外卖之争

0 阅读:0
江微看体育

江微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