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的铁路,线路全程668公里,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铁路车次越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22 21:49:11

宝成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的铁路,线路全程668公里,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铁路车次越来越少,只剩下四趟列车,分别是T7次、K545次、K245次、6063次列车……   在1950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齐心协力,才有了这条铁路。   宝成铁路横跨陕西、甘肃、四川三省,全长668.2公里。   线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市,南至四川省成都市,穿越秦岭山脉。   在秦岭地区,建设者们需要穿越高山峡谷。   铁路工程自1952年起分段开工,1958年全线通车。   在宝成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穿越秦岭的部分。   这里的地势险要,山脉绵延。   铁道部决定采用迂回展线的方式,从杨家湾车站开始,铁路在短短6000米的直线距离内反复盘绕,曲折展线的总长度达到了27000米。   这样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坡度,还使得线路成功穿越了陡峭的山脉,最终到达秦岭隧道。   秦岭隧道群是宝成铁路的另一项重难点工程。宝鸡至广元段的271座隧道,长达78.51公里,占据了线路总长的近八分之一。   尤其是穿越嘉陵江和清姜河的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岩层破碎。   建设者们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几乎全靠人工。   隧道工程依然按计划推进,铁道部第六工程局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于1956年完成了秦岭隧道的打通。   除了隧道工程,宝成铁路沿线的桥梁建设也十分艰巨。   全线共建设了1001座桥梁,桥梁的总长度达到28公里。   最具代表性的是嘉陵江大桥,它是连接甘肃与陕西的关键性桥梁之一。   建设者们在当时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依靠人工和简陋的工具,成功搭建了这些跨越江河的桥梁。   由于当时物资匮乏,建设工人们常常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生活。   工棚是用干草和泥土搭建的,条件简陋。   许多工人为了完成任务,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拼尽全力。   有些工人甚至在搬运土石方时,由于体力透支而发生意外。   1956年,第一条贯通秦岭的铁路隧道终于完工。   1961年,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通车,终于打通了出川的第一条通道。   此后,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也于1975年完成,使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1976年,宝成铁路历史上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大铁路事故。   事故发生时,正值宝成铁路的施工队进行紧张的修复作业,而一辆载有大量易燃油料的货车在高速行驶中发生脱轨,继而引发了惨烈的爆炸。   爆炸瞬间吞噬了隧道内的列车和工人,最终导致了75人死亡。   事故发生地点在白水江封家坝路段的140号隧道附近。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铁路方设置了明确的警告标识,提醒通过的列车必须减速。   然而,6G77号列车未能遵守相关指示。   事故发生前,古天贵在接到调度电话后,立刻通知了施工队伍。   按照规定,施工区域前方的列车必须减速至20公里每小时,经过500米的减速区域时,还需进一步减速至5公里每小时。   然而,列车司机姚某并未按照预定速度行驶。   列车的油罐车,装载着柴油、汽油等易燃物品,在剧烈撞击中被引发了爆炸。   隧道内的所有车辆发生了相互撞击,并且爆炸的火焰冲向了山林及附近的江面,迅速形成了火海。   事故发生时,古天贵和张友余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古天贵不幸被山石击中,造成严重伤害。   尽管爆炸后的救援行动迅速展开,但救援人员面临巨大的危险。   很多人尝试进入隧道救人,但都因火势无法接近。   事故发生后,军队和民兵迅速赶到现场参与救援工作。   由于隧道内火势猛烈,救援队伍不得不保持一定距离,消防车通过水枪压制火焰。   经过数日的艰苦努力,封堵工作终于完成,140号隧道两侧的洞口彻底封死。   隧道内的明火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逐渐熄灭,然而散落的可燃物却使得熄灭过程异常漫长。   直到大约14天后,隧道内的火焰才最终熄灭。   经过技术部门的鉴定,火灾中的620吨燃油基本烧尽,剩余未燃的燃油早已变质。   除了燃油外,隧道内的其他物资如铝、石膏、硫棉砂等也遭到焚毁。   事故导致了包括钢轨、电力机车和通信电缆在内的大量基础设施遭到毁坏,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0万元人民币。   尽管事故发生后的16天里,宝成铁路恢复了通车,宝鸡铁路局迅速成立了善后工作组,协调处理遇难者家属的赔偿和安抚工作。   参考文献:[1]吴光,吴瑞秋.宝成铁路岩石边坡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J].铁道学报,1999,21(A05):65-69  

0 阅读:57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