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强烈!中方对美精准开枪,美国文化霸权崩塌在即?

青衣不语 2025-04-23 09:02:55

我之前就说过,特朗普团队高估了美国,低估了全球! 我们都知道,美国现在强势的行业还是金融。那么我请问,究竟是金融行业重要,还是实体制造业重要?我相信朋友们会用脚投票。 美国中上层阶级通过金融、科技和规则制定权构建的“吸血体系”,本质上是将全球资源向少数利益集团输送的机制。这种模式看似“无中生有”却能积累巨额财富,背后藏着一套精心设计的“隐形剥削”逻辑。 以Visa和穆迪为例,这类机构看似不直接生产实体商品,实则掌控着全球经济的“血管”和“神经”。Visa构建的支付网络让跨国交易成本断崖式下跌,穆迪的评级体系则直接影响着全球资本流向。它们创造的“价值”不在于物质产出,而在于对生产关系的垄断。就像高速公路不产粮食,但控制了运输命脉就能收取过路费。美国正是通过这类“数字收费站”收割全球。 这种模式最狡猾之处在于制造“不可替代性”。当所有国家都深度卷入美元结算体系、三大评级机构的信用评估、FAANG阵营的技术标准时,反抗者就会陷入“离开即死亡”的困境。阿根廷前总统基什内尔曾痛斥国际评级机构是“合法的恐怖主义”,一语道破这种软性霸权的杀伤力。制造业国家辛苦赚来的外汇,往往在跨境支付手续费、信用评级调整、专利授权费中悄然流失。 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当制造业空心化遇上债务上限危机,当“吸血鬼金融”遭遇去美元化浪潮,曾经固若金汤的吸血体系正在出现裂缝。

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其对世界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美国。说白了,你美国人现在也离不开中国人生产的商品。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通过所谓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向全球输出所谓的美国文化。如今美国这个所谓的软实力,也被中国抓住了软肋。 此前中国就宣布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今年开始要逐渐减少美国好莱坞影片的进口数量。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滥施关税,电影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到冲击的行业。

过去几十年,美国靠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刷脸,把自由女神、牛仔和超级英雄塞进各国电影院。我说玩谋略,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国家是中国人的对手。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票仓,曾是好莱坞的“盈利保险”。即便影片在北美遇冷,只要在中国热卖就能扭亏为盈。 失去这个“盈亏平衡调节器”,华纳兄弟三周内市值蒸发66亿美元,派拉蒙两周缩水超10亿美元,迪士尼等公司被迫削减15%-30%的制作预算。 好莱坞电影的布景材料(木材、钢材)、服装配饰等60%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提高使单部电影成本增加500-800万美元。特效行业首当其冲,洛杉矶影视工会预测若中国持续缩减配额,当地特效公司裁员率将达17%。 值得一说的是,中国市场的退出引发全球“去好莱坞化”的连锁反应。法国、印度等地的好莱坞票房份额分别下降至31.9%和7%。

美国的软实力构建曾以好莱坞为重要支柱,通过电影输出美式价值观和文化符号,但如今这一体系正遭遇中国精准的战略反制。 中国这边却玩起了组合拳:一边减少进口美国大片,一边把欧洲拉美电影引进来,还跟俄罗斯合拍《莫斯科行动》。387所孔子学院在东南亚搞得风生水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直接写进联合国文件。最绝的是拿传统文化打差异化,《流浪地球》的集体主义叙事看得国人热血沸腾,而美国队长救世界的老套故事越来越没人买单。 其实美国文化霸权崩塌早有预兆。国会山暴动把民主灯塔砸出裂缝,弗洛伊德事件撕开"人权天堂"的假面具。现在全球82%的人觉得美国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到处搞事情。更惨的是自家后院起火,七成美国人看衰国家前景,红脖子和蓝州精英在控枪、堕胎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连哈佛耶鲁这些老牌名校,现在国际学生都比十年前少了七成,年轻人全跑去TikTok上看世界了。

0 阅读:233
青衣不语

青衣不语

家国天下事,社稷一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