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携带代表团当天上午抵达新德里,开启对印度为期4天的首次官方访问。这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其内阁核心幕僚进行时间最长的访问,预计美国和印度还要签订“重要计划”。在不久前特朗普“对等关税名单”中,对印度加征了26%的额外关税,虽然白宫将此访的重点描述为“共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先事项”,但不管是美国媒体还是政策学者,都将重点指向了一个国家,即美国的竞争对手中国。
报道提及,在美国过去四年拜登政府对印度的所作所为让他们非常不满,比如美方的投资计划大部分“烂尾”,所谓的“环中东铁路”建造计划也没有下文;而且“印太经济框架”虽然宏伟,印媒统计给到印度政府的实际好处也不多,连印度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申请也一直被搁置。所以这趟万斯访印之前,莫迪政府已经恢复了和中国的关系,这被视为是对美国的“警告”,并提醒特朗普政府如果这个任期不拉拢印度的话,他们会倒在中国这一边。
21日当天在美国还没有做出政治承诺时,印度先主动出台一项政策: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以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在这份文件中,印度政府明确此举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避免印度国内钢铁制造商免受进口激增的不利影响,因为他们在中国的钢铁竞争之下“受到了冲击”。但在万斯来访的特殊时刻,印度的举动被认为是在“靠近美国”——他们的选择和美国对华政策保持一致,很难不让人想到是为了对美国示好。
消息人士称,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的举动对自己造成很大伤害,因为他们虽然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粗钢生产国,但印度国内很多钢铁企业,“上游原料”都是来自于中国精炼的半成品,成本非常低以至于出口还有利润。莫迪此举可能是为了应对美国对印度的钢铁关税冲击,以此向美国示好要求豁免关税。在这之前他们也主动向美国表示诚意,对美电动汽车关税降到“极低”欢迎美国企业来投资。不难看出对于印度的立场问题,始终都是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
值得一提的还有,现在各方更关注的是印度是否会为了和美国达成协议,除了钢铁关税之外更大程度损害和中国的合作,美国财长贝森特之前已经提出了要求其他国家豁免关税,必须“排除中国制造和转移出口”。而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在特朗普的90天关税暂停期内与美方达成协议,中国似乎成为绕不开的选项。在万斯访问之前,印度表态为了争取美国支持,会从美方采购更多石油、能源与防务设备,还称准备购买美国的黄金来平衡逆差,没有其他动作;但未来美国开的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印度是否还会有新的对华动作就说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