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得服气某些人的脸皮厚度和自欺欺人的本事。
刷个短视频都能看到离谱发言——说某某50岁了要实绩没实绩,要主流活动没主流活动,结果底下立马蹦出一堆人急眼反驳。最绝的是昨天看到个硬核洗地的:"谁说他没上春晚?蛇年分会场有他!" 问具体在哪个分会场几时几分,直接装死。
更魔幻的是吹票房成绩的套路。明明片子普通,非要吹成"文化破圈""长尾效应",把别人电影影评区的漂亮话全偷来贴金,真实数据?那不重要。反正先喊出"赢麻了"三个字,谎言重复一千遍就能变真理是吧?
反观王一博这边,画风简直清流。本人闷声干大事,粉丝也讲究"有一说一"——没官宣的不贷款吹,已官宣的不注水夸。别人家把五分成绩吹成满分,他家能把十分成绩如实还原就不错了。这种"宁可少说一句,绝不多编半句"的作风,在内娱简直像异类。
说到底,娱乐圈就是个大型"吹牛不报税"现场——有人靠滤镜硬撑门面,有人靠氵军虚张声势,把三分成绩吹成十二分,把偶然运气包装成必然实力。粉丝闭眼吹,团队闭眼买,营销号闭眼带节奏,一套组合拳下来,假的都能给你洗成真的。
但现实是什么?泡沫吹得再大,也终归是泡沫。时间这面照妖镜一照,裸泳的人立马现原形。靠通稿刷出来的"实绩",经不起一场票房对打;靠洗脑包硬撑的"咖位",扛不住一次真金白银的市场检验。而那些一开始就被注水、被夸大、被强行拔高的"神话",最后往往摔得最惨——因为地基是虚的,楼盖得再高也得塌。
反观那些稳扎稳打、有一说一的,反而能走得更远。为什么?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观众或许一时被营销蒙蔽,但不会永远当傻子。流量能买一时,但买不了一世;通稿能控评一阵,但控不了口碑一辈子。
所以,吹得再响,不如做得实在;喊得再凶,不如实力过硬。娱乐圈这场长跑,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
王一博这个男人,各个层面来说,都值得更多人喜欢,你们就慢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