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临床中的运用经验总结 咽部疼痛通常是指一侧的局部不适和红肿,多与扁桃体炎有关。轻微的情况可以试试甘草汤,如果肿胀比较严重,可以用甘梗汤。桔梗这个药特别好,能帮助排脓和化痰。嗓子痛还觉得咽部不舒服的时候,也能用甘梗汤。再重一点的情况,常常会搭配小柴胡汤加石膏,再加点桔梗。如果情况特别严重,扁桃体已经化脓了,那就得用增液汤,比如白虎增液汤和玉女煎,再加点马勃。如果再严重,咽中已经出现溃疡,甚至说不出话来了,这个时候可以用苦酒汤(半夏、鸡蛋清、醋),开三沸,慢慢含服咽下去。 三个承气汤的特点各有不同。调胃承气汤里加了个调胃,主要是针对胃里有热的问题。芒硝是寒性的泻下药,这个方子主要是大便干燥,着重于热的情况。小承气汤同样是大便干,但更侧重于腹部有胀满,里面有厚朴、枳实和大黄,去热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大承气汤则既能用芒硝来处理潮热,也有枳实和厚朴来缓解腹胀,能同时去掉大热、大满,而且泻下的效果也很强,所以这个方子的药效是比较猛烈的。 用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的时候,可别死守老规矩,有三个急下的情况得引起重视。一个是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另一个是发热汗出多,这时候津液要是脱得快,也要急着下,不在乎大便硬不硬;还有就是发汗之后,腹部又满又痛,这种病情来得猛,得赶紧处理。 大便已经五六天没动,肚子周围疼,还烦躁不安(这说明有热),发作也是时好时坏,这显然是有燥屎,属于大承气汤的证候。若是下完后,六七天又不大便,烦恼还没消,肚子还感觉满满的疼,那就说明有宿食,这和病人饮食习惯有关系,还是要用大承气汤。再说,病人小便不畅,大便时难时易,有时还有点微热,呼吸急促不能躺,这也是有燥屎,建议用大承气汤。 胃虚又有寒饮,冲上来的感觉让人头痛头晕,这儿可以用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来调理。像梅尼埃病出现的头晕和呕吐,都是可以用这个方子的。再说,小孩如果有偏头痛或者胃痛,属于虚寒和寒饮的情况,同样也能适用吴茱萸汤。 头痛如果属于柴胡证的情况很多,通常还得有发热的症状。比如说,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像乙脑那种痛感,如果这时候表现出柴胡证,可以试试小柴胡汤加石膏,效果很好。如果是明显的大柴胡证,舌苔发黄,那就得用大柴胡汤加石膏了。 慢性肝炎常常用柴胡桂姜汤和当归芍药散(包括当归、芍药、泽泻、川芎、茯苓),这两方子适合慢性肾炎、慢性肝炎和频繁低热的情况。如果肝功能不太好,可以加点丹参和茵陈,丹参的用量可以稍微多一些,它能替代四物汤;如果胁痛特别厉害,别忘了加王不留行。 大病治愈后,若腰以下出现水肿,就要利小便;腰以上则要发汗。腰以下的肿胀是和下焦小便不畅有关系,利小便的办法就行,五苓散就很不错;要是有烦渴的感觉,可以加点瓜蒌和牡蛎。至于腰以上的肿,要是情况严重,可以用越婢汤(麻黄、生石膏、生姜、大枣、生甘草),它有发汗和利水的效果。要是感到恶风的,就添点附子,风水的问题再加点白术。 大病一好,心里烦躁,头还有些热,这时候可以试试栀子豉汤(栀子、豆豉)。如果感觉肚子胀,可以加点枳实;要是大便干燥,别忘了加点大黄。 胃痛得厉害,大便稀稀的,没啥食欲,打嗝频繁,可以用四逆散和茯苓饮(茯苓、人参、陈皮、生姜、苍术、枳实)。茯苓饮能消痰气,还能促进食欲,胃里可能有点积水,所以大便就稀了。
经方在临床中的运用经验总结 咽部疼痛通常是指一侧的局部不适和红肿,多与扁桃体炎
徐霞来说事
2025-04-23 13:48:49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