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1颗氢弹爆炸后,50只军鸽被放飞,它们穿过蘑菇云后竟然全部归巢,其他动物几
小说红楼
2025-04-23 14:50:08
我国第1颗氢弹爆炸后,50只军鸽被放飞,它们穿过蘑菇云后竟然全部归巢,其他动物几乎全部死亡而军鸽毫发无损,至今仍然是个谜。
自从1964年我国研发和引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就在继续研发第一颗氢弹,直到1967年6月我国的氢弹也研究出来的,计划就在18日的上午将其引爆看看效果。
氢弹的爆炸带来的杀伤力相当巨大,就以1961年“沙皇炸弹”为例,可以知道氢弹的杀伤力的半径就有200公里,死亡半径更是达到了45公里,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范围内的生物和建筑物都会被摧毁!
我国的氢弹爆炸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为了验证氢弹的爆炸会对周围的动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就准备了很多的动物,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有50只军鸽。
军鸽与一般的鸽子的区别就在于,军鸽参加过作战或者被培养去上战场,它们都有对应的编号和编织。
负责带领50只军鸽参加实验的人叫陈文广,他从小就喜欢鸽子,之后就学着养鸽子,就在1950年我军准备在昆明筹建一只鸽子部队,陈文广就负责这个任务,他饲养的鸽子还有从抗日战争时期就保留下来的军鸽。
鸽子在古代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通讯工具,古代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想要尽快的知道消息,除了快马传报、烧狼烟、烟花弹等等短途的通讯方式之外,就是利用鸽子的鸟类,鸽子比起其他鸟类更加适合用来传递消息。
鸽子它们的识路能力非常强,简直比人类的GPS都还要强,杨文广培养的鸽子,他曾经带着到上海等地去参加比赛,它可以飞跃2000多公里之后还能自己回来。
鸽子它们的天生就自带“导航能力”,它们只要经常待在一个地方,再把它们放飞到其他的地方,它们都能自己找回来。
至于鸽子的导航能力,根据科学的解释就是因为在它们喙部(嘴巴)上有一种能够感应地球磁场的晶状体,这就是一块磁铁矿一样,他能够感应到地球磁场来导航。
因为鸽子这种特性,所以,它们就成为了“通信仪”。它们作为最古老的方式,一旦现代各种通信技术失灵时,它们还是能够及时将情报带出去。
50只军鸽在氢弹实验开始时,准时来到了场地。为了验证50米--50公里的范围内,鸽子会受到的影响,陈文广就在50米,100米顺次放了鸽子。安排了鸽子飞行的距离就是起爆点50公里以内,到了爆心,再飞50公里回到基地。
就在上午的17日上午的8点20分,氢弹如期被引爆。氢弹爆炸,带来了一声巨响,就看到一个大火球升空后带来一朵大蘑菇云,大概有2000多米高。
当时已经做好规定,只有等到氢弹爆炸,蘑菇云升起来才能放鸽子,这才能采集到较为准确的数据,所以蘑菇云升空后。工作人员就远程遥控,打开了50只军鸽的鸟笼,它们一起冲向蘑菇云,穿过核爆区,计划飞回训练基地。
氢弹爆炸后到处都是黄沙和强光,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在很担心,因为他们明白,放射性尘埃对于任何碳基生命来说想要活下来的几率渺茫,他们很希望鸽子能够活下来,可是,这个几率大家都知道不大。
大家就在等,最初的5分钟里,没有一只鸽子回来,等了10分钟,还是没有任何一点消息,大家都保持沉默不敢说话,15分钟过去,大家都想着或许就没有结果了,可是就在20分钟时,奇迹出现了。
有一只军鸽率先飞回了军事训练基地,紧接着就有两只、三只和一群鸽子一起飞回来了,大家都在欢呼,鸽子们这算是跨越生死线回来了。这些鸽子不仅毛没有给烧到,而且,他们都还活蹦乱跳,它们带回来了至关重要的数据。
可是在清点鸽子时,就是只有45只鸽子,50只鸽子只有5只没回家,大家都觉得它们或许就是飞的慢一点,所以就继续等,可是直到天黑剩下的5只鸽子都没有飞回来。
陈文广等了好几天,他知道这5只鸽子应该是不会飞回来了,他没有办法就带着45只军鸽想回来了,可是等到他回到昆明的军事先练基地,他才忍不住差点哭出来了。
因为就在他到家时,那5只“遗失”的鸽子居然已经先飞回来了。原来,它们不是牺牲了,而是直接认准了“老家昆明”,它们就从新疆罗布泊直接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飞过海拔4780米的昆仑山脉,一路飞过青藏高原和祁连山等地方,它们整整飞行了2750公里,顺利回到了昆明的军事训练基地。
陈文广看着失而复得的“军鸽”,他惊喜又紧张,它们飞行了这么长的距离,陈文广给它们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从羽毛到内脏,陈文广发现鸽子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对于50只军鸽能够平安回来,没有受到伤害,至今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就是无法解释它们为何不会受到影响。也许这些就是中国到现在还保留昆明军鸽队的原因,不过,还是非常的佩服它们这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了唯一穿越核爆区没受伤的生物。
鸽子的神奇的战斗力是让人佩服的,就在1958年,就在云南边境作战时,就用军鸽去送情报,鸽子飞起来它们就成为了活动的靶子,一只军鸽没有避开地方的射击,它被敌人的箭给射中了,可是它没有停下来,撑着将情报送回了指挥部。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