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工作的拉纳·米特(Rana Mitter)教授,刚在文章里提了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如果你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造访中国,并试图预测未来20年的情况,你几乎肯定会出错!”
想想有道理。
举例:1900年访华的外国人,大概率想不到20年后中国是一个军阀混战、到处打仗的共和国,帝制终结。1920年,谁能想到1940年的中国正在全面抗战,一种好的民族主义正在重塑中华民族(这位教授是抗战史专家,曾在NYT撰文说世界欠中国一个“战争债”,因为中国军民拖住了大量日军)。1940年,谁也想不到抗战打得步履维艰,但1960年的中国已经成了跟苏联马上分裂的巨型共产主义国家。但1960年的人们,又完全无法想象1980年中国的样子。同样的,1980年代的中国人当中只有少数看见了2000年中国应该有的样子,并为此坚持走正确的、稳定的发展道路。一把年纪了从武昌、长沙、深圳、珠海,最后到上海,以近乎宣战的姿态最后一搏。越想越觉得这样的人伟大。继续。2000年的人们又有多少看得见2020年21世纪第3个十年,中国正在跟美国“大国竞争”,中美从较为友好的双边关系发展到了美国倾全国之力为保住其“全球领先地位”而战。今天FA文章,又有美国学者怀疑特朗普第二任政府是不是开始接受不止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未来。最后,你我站在2025年的当下,谁能预测2045年的中国具体的样子?
拉纳·米特教授做了一个宏观预测:1.不会是一个“更加顺从的、遵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成员”;2.但西方国家可以与之共存的大国。3.一个更加温和、具有更大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秩序维护者4.一个“稳定的、经济高效、技术创新、但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