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原名马秀英,生在元末乱世,宿州人。她爹马公因为犯了事跑路,把她托给了红巾

裂谷长河 2025-04-23 16:10:49

马皇后,原名马秀英,生在元末乱世,宿州人。她爹马公因为犯了事跑路,把她托给了红巾军头子郭子兴当义女。那时候天下大乱,军营里长大的马秀英从小就不是娇滴滴的小姐。她聪明,性子好,郭子兴夫妇都挺喜欢她。 1352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靠着拼命和脑子在军中混出了名堂。郭子兴看他有出息,就把马秀英嫁给了他。那年月,没啥浪漫可言,俩人凑在一起,更多是为了活下去。 朱元璋出身苦得不能再苦,父母早没了,靠放牛、当和尚才熬过来。马秀英嫁给他时,他还是个小头目,前途未卜。可她没嫌弃,跟他一起吃苦打拼。战争年代,夫妻俩同甘共苦,马秀英不光管家,还帮着干些后勤活儿。她脑子活,手脚勤,朱元璋打仗时,她在后方张罗粮草,稳住人心。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能不看重? 1368年,朱元璋当了皇帝,马秀英顺理成章成了皇后。别以为她就此享福了,她还是那个朴实的人。宫里锦衣玉食摆着,她偏爱穿布衣,吃粗粮。后宫的事她管得井井有条,对宫人从不摆架子。朱元璋忙完国事回来,她常备点热乎饭菜,陪他唠唠一天的烦心事。朱元璋性子硬,脾气大,能让他软下来的,恐怕只有她了。 说到政治,马皇后可不是光会绣花的摆设。她在朱元璋身边,起的作用不小。朱元璋疑心重,当了皇帝后杀心也重,像“胡惟庸案”那样的大案,动不动就牵连上万人。马皇后看不下去,觉得杀太多伤民心。她不跟他硬杠,而是挑他冷静时劝几句,点到为止。朱元璋也不是次次听,可她的话总能让他多想想。她不是那种指手画脚的人,但她的存在,就像个刹车,多少让朱元璋收了收手。 她对儿女的教育也很上心,尤其是太子朱标。她希望朱标别学他爹那么狠,能做个心软点的皇帝。她教朱标读书识字,告诉他治国得靠仁德,不能光靠杀。朱标长大后性子确实温和,跟朱元璋完全不一样。可惜朱标死得早,马皇后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苦得不行。她对朱标的期望,其实也是对大明未来的盼头。 1382年,马皇后病逝,51岁。朱元璋伤心得不像话,亲自操办她的葬礼,大臣们都得跟着哭。他站城楼上看着她的灵柩走远,眼里满是空荡荡的味道。她走后,朱元璋像是丢了魂,整个人更阴沉了。没了她劝着,他疑心病更重,大臣动不动就被砍,连孙子朱允炆继位后,他都觉得身边没人可信。他晚年常一个人发呆,嘴里念叨着她生前的唠叨,后悔当初没多听她几句。 马皇后在朱元璋心里有多重要?说她是老婆,那是肯定的,但她远不止于此。她是他打天下的老伙计,是他当皇帝后的定心丸。她没啥野心,却有大智慧,能在朱元璋暴躁时拉他一把。她不争权,可她的想法总能影响到朝堂。她活着时,朱元璋还能有个喘口气的地儿;她走了,他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了。 她的影响还不止在朱元璋身上。大明刚立国那会儿,朝廷乱糟糟的,马皇后管后宫严却不苛刻,给宫里立了个好样子。她劝朱元璋少杀人,多少保住了一些人才。她教出来的朱标虽然没当上皇帝,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了她的仁厚,这不也是她留下的印记吗?她不是那种光芒四射的女英雄,可她的稳和暖,实实在在帮了大明一把。 再说说朱元璋对她的感情。史书里没啥甜言蜜语,可从他俩一路走来的经历看,这感情深得很。她陪他从穷光蛋熬到皇帝,他对她的信任是别人比不了的。她去世后,他没再立皇后,这不光是悼念,也是因为没人能替代她。朱元璋杀人不眨眼,可对马皇后,他是真拿心待她。她没了,他后半辈子都带着点空虚过日子。

0 阅读:275

评论列表

cz

cz

8
2025-04-23 20:44

孝慈高皇后,名不详,但民间传说叫马秀英。

该睡觉就得能吃苦

该睡觉就得能吃苦

7
2025-04-23 20:30

大名叫马政,现在合肥还有她的家庙

闲人一只

闲人一只

3
2025-04-23 20:39

老朱叫嫡子给一个妾披麻戴孝也叫对马皇后好?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