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中国人,我来自台湾,不喜欢被叫中国人。”4月16日,台湾省一个名叫黄雅诗

奇希谈趣 2025-04-23 16:56:32

“我不是中国人,我来自台湾,不喜欢被叫中国人。”4月16日,台湾省一个名叫黄雅诗的媒体记者,在采访意大利前央行副行长齐欧卡时,被主持人介绍为“来自中国的记者”,黄雅诗竟然数典忘祖的表示她不是中国人。   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随时留言交流!   2025年4月16日,意大利举办了一场关于国际贸易形势的经济座谈会,这本该是一场平平无奇的经济研讨会,却因为一位来自台湾的女记者黄雅诗而闹出了一出好戏。   当天的座谈会由意大利前央行副行长齐欧卡主持,会议进行到提问环节时,主持人按照国际惯例介绍道:“现在请来自中国的记者提问。”谁知这句平常的开场白却引发了一场风波。   黄雅诗立即激动地表示:“我不是中国人,我来自台湾!我们不喜欢被称作中国人。虽然我们可能有杏仁眼,但我们真的不一样。”   这番言论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更有意思的是,齐欧卡副行长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神回应”。   只见他二话不说,直接双手捂面,用行动表达了对这种无理取闹的不认可,现场观众也报以一阵嘘声,让这位“不认祖”的记者瞬间变得很是尴尬。   这一幕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说,这感觉就像是在高铁站大喊‘我不坐高铁’的乘客,想在国际场合玩身份政治,这位记者怕是把新闻会议当成了个人演唱会。   其实,国际社会的态度早已明确,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球180多个国家都承认并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而作为一名国际记者,黄雅诗的表现不仅显示了她对基本国际常识的无知,更暴露了某些人固守偏见的狭隘心态。   这次闹剧让人不禁想起一句古话:欲盖弥彰,本想通过否认身份来博取关注,结果反而让自己成了国际笑柄。   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任何不切实际的政治表演都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脸。   但这场闹剧的发生其实并非偶然,近年来,类似的“政治表演”在国际场合屡见不鲜,但结局往往都是自取其辱。   有趣的是,这些闹剧的发生地点,总是在那些与中国有着密切经贸往来的国家。   就拿意大利来说,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2025年第一季度中意贸易额同比增长12%,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雅诗的“身份认同”危机显得格外不合时宜。   更讽刺的是,这些标榜“不是中国人”的记者,往往都持着中华民国护照出境,靠着中国的外交资源活动。   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让人不禁想起网友的一句神评:“白天喊着不是中国人,晚上还得找中国大使馆帮忙。”   这种“政治碰瓷”除了能收获一些眼球效应外,实际上毫无意义。   在国际社会,一个地区记者的个人表态还不足以撼动基本的外交原则,这就像在联合国大会上抗议月亮为什么不是方的一样可笑。   而齐欧卡副行长的“捂脸杀”反应,恰恰说明了国际社会对这种政治炒作的态度——懒得理会,毕竟在经贸利益面前,这种无谓的政治表演只会显得特别幼稚。   这起事件最终以一场国际笑话收场,但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否认历史、对抗现实的行为,终将被时代洪流所淘汰。   而那些热衷于“不认祖”的人,或许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自己的表演总是赢得一片嘘声。   看来,某些人确实需要补补国际关系课了,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不懂装懂更让人尴尬的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0 阅读:0
奇希谈趣

奇希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