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卢建国:踏阶逐光照亮万家灯火 】
“妈,苏英,你们在家照顾好自己,等我下班回来哦!”早上7点,余姚四明山镇北溪村村民卢建国在安顿好患病的母亲和妻子后,骑上摩托车,奔赴15公里外、位于南山村的西湖头电站。半小时车程后,他还需走下1400多级陡峭的台阶,才能准时抵达电站开启一天的工作。这条上班路,卢建国一走就是20多年。
1993年,27岁的卢建国进入下寺坑电站工作,从技术“小白”起步,凭借虚心学习的态度和近10年的磨炼,成长为技术骨干。2002年12月,西湖头电站落成,他被任命为站长,也开启了他踏阶逐光的岁月。西湖头电站的位置偏僻,卢建国到站里上班,除了骑摩托车,还要走1400多级的台阶,有时候事情多,一天就要来回两趟,粗略估算,23年来,他走过了近两千万级的台阶。曾有负责四明山镇安全生产工作的干部感叹,西湖头电站的台阶,走一趟就累得身体虚脱,半个月才能缓过来,而这对卢建国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电站发电工作特殊,始终需要人员看护。每年4月至9月的丰水期,卢建国每天必到;其他月份,只要水量能够发电,他也从不缺席。2008年年底,四明山区遭遇雨雪冰冻灾害,电线被冻至碗口粗,路面结冰,公交车停运。有一天早上,卢建国接到镇里打来的电话,说是四明山镇发电站出现了故障,请他立即支援。他从家里出发,一步一滑走了4公里,赶到镇发电站调试设备。刚处理完,又接到了七八公里外的板坑电站的支援电话。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来袭,倒伏的竹子导致电线杆上的令克故障,不能正常供电,他冒着狂风暴雨清理倒伏的竹子,奋战两小时,保障了电站和线路的安全。
工作上,卢建国兢兢业业,作为电站老师傅,设备上的小毛病他一看一听便能知晓症结所在。然而,生活却给了他沉重一击。6年前,他的母亲患上了严重骨质疏松症,需长期卧床;两年前,妻子又患上小脑萎缩症,逐渐丧失了行动能力。儿子在宁波工作难以顾及家中,卢建国便一人扛起了照顾母亲和妻子的重任。每天出门前,他都要先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有时间就在家多陪陪她们,要是天气晴好,就推着母亲和妻子外出散心。
30多年来,无论是在电站守护万家灯火,还是在家中撑起一片天地,卢建国始终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