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行业困境:手段失效,黑产横行,从业者无奈转行 今儿个,和一位干催收、借贷多

长夜不凡的未央 2025-04-23 22:11:18

催收行业困境:手段失效,黑产横行,从业者无奈转行 今儿个,和一位干催收、借贷多年的老炮儿一起喝茶聊天。他感慨,现在的要债真是难上加难。 以前,面对那些欠钱不还的人,催收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像什么限制高消费、冻结支付宝和微信账户、拿子女上学和家人前程施压、上门催收、家访、发律师函、起诉等等。可现在呢,不管催收人员使出何种招数,欠债者就一句话——现在真的没钱。而且,他们对催收人的态度极其敷衍,催收人员打一个电话过去,随后就被拉黑,电话号码还常常被举报为诈骗电话,短信发了一条又一条,如同石沉大海,根本得不到任何回应。 就拿干这行8年的刘姐来说吧,她已经准备转行了。李姐无奈地说:“现在的新人,干一天就辞职,我这个月的工资,连房贷都还不上。”从相关数据来看,2024年催收行业的离职率超过了60%,在200万从业者中,有四成的人都在考虑改行。 为了改善催收效果,一些公司尝试采用区块链存证催收记录,这一举措让司法采信率从35%提升到了92%。然而,即便如此,欠钱的人依旧不为所动,照样不还钱。催收公司又想出了新办法,教员工使用“三段式话术”,先发送智能短信,再用法律话术告知欠债者后果,最后直接将案件移交法院。可老张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欠钱的人早就摸透了这些套路,甚至有人专门研究怎么钻法律的空子。 如今,反催收黑产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那些欠债者通过伪造病历、剪辑录音等手段,让债务认定的难度翻了三倍。这不仅让催收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也让金融机构和催收公司头疼不已。 再看看借钱的人,情况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愿意付中介费去贷款的人,大多征信有问题,名下可能还有没还完的贷款。他们一开口就是只要能借到钱,怎么配合都行,利息高低根本不在乎。而那些征信良好、名下没有贷款的人,却对贷款避之不及。就算中介把额度先批下来,告诉他们用钱的时候才有利息,好话说尽,他们也不愿意贷款。 以前那些常用的催收手段,现在几乎全部失效。催收人员想冻结欠债者的微信和支付宝账户,人家直接改用现金交易;拿子女上学说事,家长直接跑到教育局投诉;发律师函,快递还没拆就被扔进了垃圾桶。去年,某地法院受理的借贷纠纷案激增了40%,但真正执行到位的钱还不到三成。 放贷的人也发愁不已。中介小王说:“现在愿意交服务费的全是黑户,正常客户看见贷款广告就躲得远远的。”有客户征信良好,银行批了30万额度,人家却说“等真要用了再找你”。为了提高回款率,催收公司开始使用AI机器人打电话,但效果并不理想,回款率只提升了28%。 催收员老张每天要打300个电话,可接通的不到20个。他苦笑着说:“号码刚用两天就被标记成诈骗电话,有人接起电话直接就开骂。”2023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突破3.2万亿,但催收成功率却跌到了不足15%。有同事上门催债,欠钱的人直接掏出手机录像,还叫嚣着“你动我试试”。 催收行业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手段失效、黑产横行、从业者无奈转行,放贷者也陷入愁云。这个曾经看似“风光”的行业,如今却举步维艰,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0 阅读:346

评论列表

阳神

阳神

8
2025-04-23 22:27

就是讨债的,真觉得自己是块料了?现如今的催收手段,跟你上了台面讲,从你获取用户信息起到你催回钱,每个阶段都是违法的!

999XXXXX1999

999XXXXX1999

2
2025-04-24 13:15

催收失业还不上贷款,然后被同行催收……再然后转身干起反催收的行当……[静静吃瓜]

听涛 回复 04-24 17:26
你这套娃起来了

中英纹

中英纹

2025-04-24 18:05

0.1%的回收烂账,催收回20%多,难怪那么多催收公司60%人员流失却常年不倒闭。

长夜不凡的未央

长夜不凡的未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