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的超支户是怎么回事?超支户就是一个家庭劳动力挣的工分的分值少于支付生产队分配给这个家庭的粮食等物资折价款的户。我们生产队的粮食是按人口七成劳动力三成来分配的,劳动力少子女多的家庭挣的工分少,是不够支付粮价款的,便成了超支户。我家因为父亲是单位会计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参加生产队干活,有四个小孩一个奶奶需要养,所以一直是超支户。和我家情况差不多有一个男劳动力吃国家粮的户有4户,孩子都有四五个,都成了超支户。超支戶的比例并不多,网上有人把超支户当成攻击前三十年的话题是带有偏见的。超支户制度是体现既照顾老弱病残孤寡老人基本生活,又兼顾到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记得小时候,我看到过母亲去向队长三叔祖赊粮食,一般队长都会答应赊。我爸的工资只有24元,扣除他的伙食费每月只有几元钱补贴家用,有时还没到发工资家里便断粮了,这时候就要向生产队赊粮了。超支户除了粮食分得比别人少外,生产队分塘鱼时只能分小鱼,大鱼都分给工分多的家庭了。春节生产队杀猪或冬天下大霜冻死老牛,分肉时也是分下等肉给超支户的。我家和堂伯共住一间大瓦房,一家住一头。他家全是劳动力,工分挣得多,粮食吃不完,种的红薯木薯也多,堂伯还会装雀,晒了许多腊野味,养的鸡鸭也多。小时候经常给我们小孩吃红薯干,有时我淘气被母亲罚不让进屋吃饭,堂伯就叫我去他家吃饭。七六年梧州市来了个女知青,队长就是安排到堂伯家暂住的,因为他家生活好不会亏待知青。那个年代,劳动力多的家庭粮食是够吃的,像我家是超支户只能一天两粥一饭。记得五岁左右大时五月晚上还是吃饭的,到了六月,母亲说粮食不够吃到早禾熟了,这个月晚上吃粥才能熬到禾熟。吃粥不抵饿,我总是到了凌晨三点左右便饿醒了,肚子咕噜咕噜直叫,实在忍不住饿便哭了起来。母亲便端来一碗米汤让我喝。喝完米汤肚子还是饿,睡不着,心里默数着数,盼着早点天亮。再大一点粮食就没那么缺了,晚上再也不用吃粥了。网上有人说前三十年没吃过一餐饱饭,哪是瞎说,从我晚上吃粥饿到哭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没饭吃真的难熬过一宿。
生产队时期的超支户是怎么回事?超支户就是一个家庭劳动力挣的工分的分值少于支付生产
修正好说事儿
2025-04-24 04:38: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