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后,街道两边的房屋荡然无存,瓦砾成堆,一片狼藉。老百姓并未因这样的惨景而暂停生活的节奏。小摊贩在瓦砾堆上摆出摊。既然活下来就要想办法生存,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与机会。他们顾不上身边破败的景象,心中只剩下生意。有了摆摊的自然会招来顾客。 八国联军1900年8月攻进北京,烧杀抢掠,城里一片废墟。紫禁城倒是没怎么动,可老百姓住的地方、街上的铺子,全毁了。据史料说,当时北京人口大概80万,战乱一来,死伤无数,剩下的人有的跑了,有的没处去,只能留在这儿面对一地烂摊子。城墙还立着,可不少地方已经破得不像样,城里城外差别老大。城外空地上,剃头匠还在忙活,清朝那会儿男人得留辫子,剃头这行当自然火。城门边,牲口饮水的地方还有人摇辘轳拉水,靠体力吃饭的也没闲着。 可废墟里头,日子不好过。基础设施没了,水井被毁,粮食也没地方买。八国联军占着城,外国兵到处晃,老百姓见了都得绕着走。那时候没救济,没组织,谁活下来全靠自己想辙。小摊贩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硬生生从瓦砾里抠出一条活路。 这些小摊贩,大多是城里最底层的人。有的以前就在街头摆摊卖糖葫芦、布鞋,有的可能是家里有点手艺,靠修补东西混日子。城破了,他们也没啥退路,家没了,货没了,可手艺还在,生存的念头也在。他们就地取材,从废墟里捡点能用的东西,搭个简陋摊位,开始吆喝生意。 比如,有的人捡了些没烧完的布头,摆出来卖;有的从塌了的铺子里翻出点散货,糖葫芦、破碗啥的,能卖就卖。头几天生意肯定惨,路过的人都忙着找吃的、找亲人,谁顾得上买东西?可他们不干不行,停下来就真没指望了。慢慢地,有人看他们摆摊摆得认真,停下来买点便宜货,摊子就这么有了点人气。 摆摊不光是卖东西,更是给自己找个活下去的理由。瓦砾堆上风大,摊子不稳,货少得可怜,他们还得防着有人抢东西。那时候乱,外国兵看你不顺眼可能就砸摊子,地痞流氓也趁火打劫。小摊贩们没啥办法,只能硬扛,靠着街坊帮忙或者自己吼两嗓子把人吓跑。每天累死累活,赚的那点钱也就够填个肚子,可他们还是咬牙坚持。 时间一长,北京城慢慢缓过劲儿来。官府开始修路,清瓦砾,商铺和房子也一点点盖起来。小摊贩们也跟着挪地方,从瓦砾堆上移到了街边。货源多了,他们开始卖点外地来的布匹、小工具,生意比之前强了些。顾客也不光是买东西,有时候路过聊两句,摊子周围有了点人气。 这时候,城里的人开始聚拢回来,有的找回了失散的家人,有的干脆就在废墟边上搭个窝棚接着过日子。小摊贩们靠着这点生意,不仅养活自己,还给周围的人带了点方便。糖葫芦五文钱一串,小刀子换点粮食,日子苦是苦,可总算有了盼头。 几年后,北京城又热闹起来,前门大街车水马龙,商铺一家挨一家。小摊贩里有的熬成了小老板,开个杂货铺,街坊们都爱去那儿买东西。他们的摊子不大,可在街头站住了脚,成了城里恢复的一小块拼图。
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后,街道两边的房屋荡然无存,瓦砾成堆,一片狼藉。老
平原隐者吖
2025-04-24 10:07: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