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自然拼读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坑~
前面说过,关于“自然拼读”,7年前我带潼去英美游学回来后,就专门写过一篇文。
《国外孩子个个都学的“自然拼读”,我们到底要不要教孩子?》
简单来说,“自然拼读”的核心概念就是通过让孩子学习26个字母(Letter)以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Sound)规律,将读音和书写联系起来,做到80%左右的单词“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效果。
我们也可以把它与拼音类比,就像我们看见一个拼音,就能按规则把它读出来一样。
之所以要求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听力词汇之后再来学自然拼读,是因为这样才能把读出来后的单词与自己脑海里掌握的这个读音的意思结合起来。
拼音也是一样,只要能用规则把它读出来,我们就能根据发音迅速找到对应的意思。
当然了,“自然拼读”的学习也分很多阶段,最初学音素、字母音的规则阶段早一点也无妨,但还是要同步开展词汇积累的练习,不然学到组合拼词的时候,拼出来孩子也不懂是啥意思,也就失去“自然拼读”的真正价值了。
不过,对于自然拼读,经过陪潼潼做英文启蒙九年的时光,我的看法也有些变化。
前面说过,几年前,你如果问我要不要学自然拼读,我的回答应该是“可学”、“可不学”,具体要根据你对孩子英语学习所定的目标来看。
而现在,我的回答是:如果孩子在10岁以前,且有时间精力的前提下,尽量学一下。
原因就是,它对英语学习的作用,的确要远远大于我最初的认知。
🔠英语启蒙初期,可以帮助实现自主阅读
我们最初学自然拼读的目标,都是通过让孩子学习26个字母以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帮助孩子“见词能读”,从而实现自主阅读。
但要注意,“见词能读”是要建立在启蒙前期给孩子做了大量的英文“磨耳朵”,积累了一些常见的听力词汇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效果。
这就好比我们学自己的母语中文,婴儿们最初也是先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听”,能理解周围人说出的词、句都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开始接触汉字,去把“音”转化为“形”,通过“识字”帮助阅读中文书籍。
母语国家的孩子学英文也是这个路数。
而走原版路线的孩子们,为的就是以最接近母语国家的方式来学英文。所以,学习自然拼读,能帮助孩子们把前期“听懂”的单词和句子与自己看到的文字联系起来,从“听”进阶到“识字”,进而能自己阅读一本英文书。
想要顺利开启自主阅读,自然拼读相当重要。
🔠原版启蒙中后期,帮助拼写单词
随着孩子们在阅读上的日渐积累,能“认识”的单词自然也越来越多。但从看到单词会读、知道意思,再上升到可以拼写正确,其实还有一定的距离,仍需要专门进行单词拼写的“刻意训练”。
而在练习单词拼写的时候,“自然拼读”的优势会迅速显现出来。
因为,学过“自然拼读”的孩子,能了解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那么对于绝大部分符合发单规则的单词,顺着拼读规则(这样的发音应该是哪些字母和组合),自然而然地就把单词拼出来。
这样能省下不少精力,把“死记硬背”留给那一小部分不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就可以了。
潼潼自打我带着她重新过了一遍自然拼读规则,且严格要求她把拼读规则应用到每一次认读、拼写单词中去以后,拼写正确率也明显增加了。
即便是不打算走原版路线的孩子,如果能花点时间学一下自然拼读,背起单词来也会省力许多。
也有朋友问音标,虽然音标也能让孩子“见音标能读”,但却没办法解决“拼写规则”这个问题。
打个比方。单词 "knife" (发音:/naɪf/,拼写:K-N-I-F-E),音标标注为/naɪf/,在实际发音中,开头的"k"完全不发音,结尾的"e"也不发音。
那么音标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拼写中有不发音的"k"和"e"?为什么不是直接拼成"nif"?
而如果用自然拼读的规则,我们就知道,"kn"组合在最早的英语系统中"k"是发音的,但随着语言演变,"k"逐渐沉默,只是拼写保留了下来。
结尾的e也一样,根据"silent e"规则,结尾的"e"不发音,但暗示前面的元音要发长音。
类似的还有"island"里沉默的"s","write"里沉默的"w"等等,都能用自然拼读规则理解清楚。
因此,“自然拼读”可以说是单词拼写的“导航系统”,相当重要。
不过,学习“自然拼读”时,也要注意别踩下面这些常见的坑。
1️⃣“既然自然拼读这么有用,刚启蒙就让孩子学起来吧?”“不要!”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自拼的第一个用处,是为了辅助识字和阅读。
识字,不是仅仅能让孩子看到英文单词会念对就完了,还要能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所以,自然拼读的学习,一定是要建立在前期积累了一定的听力词汇之后,才能转化成真正的“识字”。否则,孩子学了自拼,能念出apple这个单词的读音,但因为之前都没听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仅仅是读出来就没有意义了。
2️⃣“学完自然拼读,就不用背单词了?”“不行!”
首先,英文单词符合自然拼读规则的,大概占到80%左右。也就是说,这80%的单词,只要你熟练掌握了拼读规则,就不用再去“死记硬背”,能做到自然而然地拼写。
可剩下20%不符合规则的单词,咱还是得用最传统的方法来背和记,该抄抄,该默默。
再次,单词的背诵,其实包含了几个方面:会读、知道意思、会拼写、会使用。
“自然拼读”不能打包解决以上所有的问题,平时大量的阅读、听力、书写,以及打造丰富的语境,也是单词背诵必不可少的方法。
3️⃣“自然拼读规则这么多,是不是一定要报个班才能学会?”“不是!”
“自然拼读”的确非常体系化,需要认真学。
对于母语国家的孩子来说,比如像英国,娃们是从3岁就开始学习自然拼读的,4岁开始学简单的拼写,一直到7岁,才能学完所有的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规则和练习应用,一直是在同步进行的。从3岁到7岁,5年的时间跨度,能让老师把拼读规则讲解得非常细致,同时通过大量的拼写练习,也让孩子能把这些规则掌握地非常牢固,帮助他们把听力词汇转化为读写词汇。
可是非母语国家的孩子,是真的没时间,也没有这个资源能这样细致扎实地学自拼。
对于我们来说,拿出一段专门的时间(比如半年一年),把常用的拼读规则系统学一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而重点是,之后要花更多的时间,让孩子有意识地在读、写的时候去运用这些规则。
特别是书写,一定要让孩子刻意地去把拼读规则和拼写一一对应起来。要是缺乏了日常的大量练习,自然拼读的学习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至于到底是报班跟老师学,还是能依靠一套教材自学,这并没有一定之规。
要是有好的课程与老师,跟着学也可以,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自拼课都进度极其缓慢,花着大价钱与大把的时间,去跟着学那么久并不复杂的发音规则,这实在是有点没必要了。
如果有一套科学专业的权威教材,能让孩子跟着尽快梳理一遍规则,随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日常的大量高频练习上,这会是更有效率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