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很多家庭表面上风平浪静,日子也不算差,但就是攒不下钱,一年到头东拼西凑、月月透支。 细细一看,并不是收入不行,而是家里总有“短板”在漏水。 正如经典的“木桶定律”——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 家庭聚不聚财,靠的也不是某一个人拼命挣钱,而是全家人能不能把财留住。 一个家庭想要财运长久,一定要避开这三块“短板”。哪怕只中一个,财富都会悄悄从你手里溜走。
01 家里有人乱花钱,是最大“漏水口”。 很多家庭挣钱不少,可就是攒不下来钱。问题常常出在“开销”上,尤其是家里总有一个人消费无度,不知节制。 我有个朋友,夫妻俩都上班,收入算中等偏上。 可到月底两个人一算账,几乎是一毛不剩。 原因很简单——妻子热衷各种购物节,丈夫又喜欢请客吃饭,家里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往外跑。 你看,家里再有一个能挣钱的人,也扛不住另一个人乱花钱。 就像一个桶里有块板子特别短,水总是从这块口子流出去。其他人再努力,也只是白费功夫。 一个家庭要想聚财,必须全员有“守财意识”,有人挣钱是本事,能把钱守住才是硬道理。
02 家里观念不统一,钱就会越花越乱。 一个家庭,不怕贫穷,就怕意见不合。 特别是在花钱这件事上,夫妻观念不同,父母子女观念不同,就容易产生内耗。 比如说,父母觉得房子是用来住的,孩子却非要贷款换大房子; 妻子想存钱养老,丈夫却觉得投资理财是王道; 你想买个实用冰箱,他偏要买个几万块的“大牌子”。 这时候,钱不是用在刀刃上,而是用来“博弈”,最后钱没了,人也闹心。 我认识的一对中年夫妻,家里为一辆车的购置意见吵了一个多月。 丈夫想买二手车,妻子非得贷款买新车。最后贷款买了,日子一下紧张到连饭都吃不安生。 一个家庭,要想留住财富,得有共同的“理财大脑”。 一家人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钱才能攒得稳、花得值、用得安心。
03 家里没人有“财商”,只会挣钱不会理财。 有些家庭,赚钱不难,难的是不会打理。 就像一个人挑水进屋,却找不到桶,最后水全流走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万事大吉,可现实是——光靠蛮力不够,得靠脑子。 我楼下那位阿姨,年轻时夫妻俩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在当年算高收入。 可因为没有储蓄意识,投资也不懂,钱全花在吃喝用度上。 现在退休了,没存款、没理财、也没其他额外收入,全靠养老金过日子,捉襟见肘。 她叹了口气说:“早知道当年省点,买套房,现在都不用愁了。” 会挣钱的人不稀奇,会理财的人才值钱。 一个家庭里,至少要有一个人有点财商,懂得储蓄、懂得规避风险,懂得为将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