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解放军司令员杨勇刚回到房中,马上就被人用枪抵在了后脑勺上,再一回头才发现,奉命要刺杀自己的竟然是自己的哥哥——杨世明 杨勇父母虽生活贫困,但他们始终重视对杨勇的教育。 在他13岁时,革命的火种蔓延到他的家乡。 杨勇在少年时期便加入了童子军,成为队长。 他胆大心细,也常常为队伍想出许多巧妙的策略。 1927年,革命爆发,杨勇所在的队伍最终选择撤退。 此时,毛泽东率领的红军经过杨勇家乡进行整顿。 在杨勇所在的学校,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宣讲革命的前景和信念。 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杨勇。 1938年,杨勇带领六八六团随一一五师的主力部队进入吕梁山区。 这一时期,日军在汾阳、孝义一带发动大规模进攻。 9月,日军进驻了吕梁地区的离石。 杨勇观察到,汾离公路沿线的薛公岭一带是一个战略要地。 然而,他也发现敌人早已在该地设有碉堡。 如果提前打掉这个碉堡,可能会引起敌人的警觉。 杨勇决定同时进行打碉堡和伏击作战,由迫击炮连连长吴嘉德带队负责摧毁敌碉堡。 杨勇率六八六团提前埋伏在薛公岭附近。 当日军车队进入伏击圈后,迫击炮首先轰击敌方碉堡,三发炮弹准确命中。 紧接着,八路军战士发起猛攻,击毁敌人满载物资的汽车20多辆,并消灭了200余名日军,剩下的3人投降。 第二天,日军的大部队出动,但却一无所获。 几天后,敌军再次试图通过公路运输物资。 杨勇先假装提供帮助,送去了一车粮食。 当敌人再次放松戒备,派出200余名兵力押送18车物资时,杨勇选择在油房坪设伏,再次将敌人击溃。 此后,日军在公路的重点地段设置了重兵把守。 然而,杨勇决定利用敌人的恐惧心理,将伏击点设在汾阳县王家池附近。 敌军800余人步骑兵再次进入伏击区时,杨勇指挥部队从各个方向发起攻击,经过一小时的激战,成功将敌人大部歼灭,连日军指挥官山口少将也未能幸免。 三场伏击战,杨勇共歼敌12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1946年,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 杨勇接到了上级命令,前往西南地区进行解放工作。 西南地区山区纵横,沟壑深深。 他的第一项任务是解放晃县。 杨勇带领自己的部队迅速展开攻势,经过一番战斗,成功占领了该地。 杨勇在战后积极推行宽大政策,许多国民党残余力量选择了上山逃避。 杨世民是杨勇的堂弟,他原本是国民党的一名警察局长,接到任务要刺杀杨勇,却在潜入解放军驻地时,听到了杨勇的声音。 两人多年未见,在激动中相认。 杨勇见到表哥后,惊讶万分,连忙询问其来意。 得知杨世民因害怕被解放军惩罚而准备上山做游击队时,杨勇向杨世民解释了解放军的政策,保证他只要投诚便不会遭到伤害。 最终,杨世民放弃了上山的计划,并成功劝说其他人也放下武器。 1950年,志愿军开始进入朝鲜。 1951年,中国中央军委为应对长期对峙,决定采取阵地战的方式与敌人周旋。 同年,朝鲜战争双方首次举行停战谈判,然而由于意见分歧,这次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到了8月,联合国军开始对志愿军的后勤线进行“绞杀战”,长达10个月的围攻给志愿军带来了压力。 然而,志愿军在后期将坑道工事与野战工事结合,形成防线。 志愿军通过一次成功的战术反击,夺回了中间地带,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成功粉碎了联合国军发动的“金化攻势”。 1953年,停战谈判依旧陷入僵局,但南方的李承晚总统不仅以“就地释放”的名义扣押了大量朝鲜人民军战俘,还公开宣称要“北进”,并威胁要单独采取行动。 毛泽东指示志愿军加强对李承晚军队的打击。 志愿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集结大军发动了一系列猛烈的进攻。 志愿军调集了大量兵力和炮火,尤其是在金城地区,除了步兵,还调动了1100多门火炮和大量坦克。 志愿军在杨勇将军的指挥下展开了大规模进攻。 杨勇将军将参与作战的部队分为三大集团:西集团、中集团和东集团。 志愿军在前期指挥上保持静默,直到夜幕降临才发起攻击。 战斗一开始,志愿军的炮兵部队迅速压制敌人阵地,用不到半小时就倾泻了1900吨炮弹。 志愿军各集团快速突破韩军的防线,西集团摧毁了韩国首都师的指挥部,中集团则占领了战略要地,如龙渊里和东山里。 志愿军成功推进9.5公里,摧毁了韩军的四个师。 在随后的几天里,志愿军继续扩大战果,尽管韩军多次反扑,但都被成功击退。 经过近两周的血战,金城战役正式结束,韩军损失惨重,志愿军共击毙、击伤、俘虏敌人超过五万。
1949年11月,解放军司令员杨勇刚回到房中,马上就被人用枪抵在了后脑勺上,再一
趣叭叭
2025-04-24 14:34: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