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股东,要不要发工资?有你吗?
资深彭哥聊
2025-04-24 15:35:44
不懂就问有问必答
[打卡R]五大股东类型
[一R]资金型
特征:仅出资不参与经营
建议:不领取固定报酬,纯享股权分红
[栗子R]某母婴连锁品牌的天使投资人,投入200万占股20%,明确约定不参与日常管理
[二R]管理型
特征:全职负责公司运营
建议:基础薪酬+绩效奖金+股权激励
实操要点:薪酬水平可参照行业标准的80%(如 COO市场价2万/月,可设定1.6万)
💔某餐饮品牌CEO未领薪酬,三年后因生活压力私下转移公司资金被起诉
[三R]劳务型
特征:提供基础劳动(如门店店长)
阶梯方案:
→初创期:底薪4000+门店利润5%提成
→成熟期:转为绩效制(如8000底薪+3%利润分红)
风险预警:某茶饮品牌联合创始人兼店长,因未明确薪酬标准引发劳动仲裁
[四R]技术型
→技术作价入股部分:对应股权分红
→持续研发投入:支付项目制报酬(如开发小程序支付3万元)
[栗子R]某AI公司CTO以专利入股15%,另签技术服务合同获取开发费用
[五R]资源型
→资源兑现前:支付基础顾问费(如5000元/月)
→资源导入后:按效果阶梯奖励(如成交大额订单奖励3%)
现实困境:某供应链公司"人脉股东"未设定对赌条款,导致资源承诺落空
[打卡R]股东薪酬设计三大黄金法则
[一R]贡献可视化原则
评估股东贡献,量化资金、时间、资源投入
[栗子R]管理股东按市场价150元/小时折算劳动价值
[二R]动态调整机制
设立半年期的贡献复审制度
[栗子R]资源型股东首年导入10位关键资源,次年未达标时自动降薪30%
注:
制造业→"战略资源"
服务业→"核心资源"
科技领域→"技术资源"
[三R]风险对冲设计
薪酬与业绩强:基础薪酬占比不超过60%
[栗子R]某SaaS企业“50%底薪+30%季度考核+20%年度分红”
[打卡R]创业者避坑
[一R]法律红线
股东薪酬需通过正规劳动合同约定
警惕通过"股东借款"形式变相发薪的税务风险
[二R]心理平衡术
→全职股东:采用"基础薪酬+高分红"组合(如1万基础+30%业绩分红)
→兼职股东:采用"零薪酬+超额利润分配"机制
[三R]特殊处理
→过渡期设计:某科技公司约定,前6个月管理层股东暂领50%薪酬
→退出衔接:明确离职后薪酬停发规则,避免"僵尸股东"继续分薪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