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鸿词科第一名、位同状元,与刘统勋共同辅政、号称南北双刘,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刘纶(1711年-1773年)
25岁 以廪生通过博学鸿词科试,成绩第一,位同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29岁 擢升翰林院侍讲,从五品。 30岁 升翰林院侍读,从五品。 33岁 擢升太常寺少卿,正四品。 35岁 擢升内阁学士,从二品。 38岁 入值南书房,擢升礼部侍郎,正二品。 39岁 命军机处行走,同年父丧丁忧守制。 42岁 服阙,授户部侍郎,正二品。 43岁 兼任正三品的顺天府尹。 44岁 奉旨会同两江总督尹继善审理浙江按察使弹劾浙江巡抚授意布政使索贿之案。 45岁 因三年浙江案件判案失当,被罢免军机之职。 46岁 复入军机处。 48岁 擢升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 50岁 晋兵部尚书,从一品。 52岁 调任户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从一品。 54岁 母逝,丁忧守制。 57岁 服阙,授吏部尚书,从一品。 60岁 晋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正一品。 62岁 病逝,赠太子太傅,谥文定,祀贤良祠。
乾隆和其祖父康熙一样,都喜欢将自己的书法作品赐给大臣,以此笼络臣心。本文中的刘纶刘文定公,在其母八十大寿时,就蒙皇帝钦赐“延晖承庆”匾额。 博学鸿词科在历史上被认为比进士更高级,入选的都是当时全国最顶尖的人才,而非仅仅那些做八股文的考试机器,清朝就举行过两次,分别在康熙十八年和乾隆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