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后街:老街与新城交相辉映,隐藏着不少美食小馆子 提起樊城的老

襄阳菠菜普拉斯 2025-04-24 18:58:35

中山后街:老街与新城交相辉映,隐藏着不少美食小馆子 提起樊城的老街老巷,中山后街、劳动街又或是定中街、陈老巷……这些街巷承载着一代代襄阳人的记忆。而中山后街,更是襄阳人最难忘记的老街之一。 【中山后街曾辉煌过】 老樊城过去有两条主街,临江的一条叫中山前街,另一条叫中山后街。在两条街之间,又有许多南北向街道和小巷将两条街贯通,形成了“九街十八巷”的商业格局。  中山后街坐落在汉江之滨,南毗中山前街,北邻解放路,起于大桥口,止于原迎旭门,道路距江岸约200米,走向基本与汉水平行,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街长1.1公里,宽10—12米。街中与劳动街、东风路擦肩同行。 后街是与前街相对而言。辛亥革命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后街。解放初因市府曾驻此街而改名市府大街。1968年更名东方红大道。1979年改名东方红路。1981年恢复中山后街, 俗称后街。       后街与前街都为樊城的古老商业街道,货栈商行、小杂货店、药材、烟厂。钱庄、当铺等多设于此。明清外地商人在此街相继建有武昌会馆、川主宫、楸子会馆、江西会馆。解放后,增设了纺织、副食、食品、日杂、百货、电器、粮食、医药、餐馆等门市部,仍为旧城区一条主要商业街道。 【中山后街变短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山后街很大一部分被拆除,目前仅剩中山后街(炮铺街—丹江路)长1025米,以及还没拆迁的丹江路—九街十八巷小区段。2020年政府对中山后街(炮铺街—丹江路)进行了改造,现为双向两车道,规划红线宽度为20米,两边人行横道各4米,中间双向车道12米。沿线有劳广播电台、派出所、散装水泥办等单位。 走在中山后街上,一边是低矮的老房子,甚至还有好几家渔具店,老板不慌不忙的坐在门口编织渔网,恍然看到过去渔民在汉江捕鱼的场景。另一边是现代风格的拉美步行街,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             中山后街,有很多深藏不露的小店,包括张旺地道家常菜和安春园、李家肠子汤等都在这里,虽然美食店密度不大,但质量很高。 一二三黄酒、程记三鲜豆皮也在这里。三鲜豆皮是这里的招牌,早上十点以后就没有了。 【中山后街的小馆子】  李家肠子汤,从凤雏大桥傍边怪进中山后街酒能看到,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非遗土菜馆,肠子汤一直以肥肠配萝卜海带为经典,李家的蒸菜比如粉蒸肉、梅干菜扣肉、清蒸芋头等都是他们的招牌。再来一杯小米黄酒,酸甜中带着酒香,让人忍不住再喝一杯。 东风路和中山后街交叉处的张旺地道家常菜是一家开了26年的老店,是襄阳地道家常味的代表!藏在满是拆迁标志的中山后街,真是让人惊喜。不管中午还是下午,到了饭点这两间门面通常都会坐满人。烧杂烩/杂烩火锅、铁板五花肉、鱼籽炒饭是特色。 胡饽作为襄阳传统美食,备受人们喜爱追捧,而中山后街就藏着一家一年只开6个月的安春园回民饭店(创于1930年初)。85岁的老爷子还在主厨,新鲜的牛羊肉、胡萝卜、菠菜等蔬菜炒成,既可当主食也可下酒。胡饽一端上来,浓烈的香气钻进鼻子就勾起了胃里的馋虫。 牛肉面是襄阳的特色,但是这里大葱面,实际是葱油面,全襄阳独一份。大葱面采用传统的襄阳老面条,搭配提前用大葱炸好的葱油,香气四溢却不油腻。

0 阅读:0
襄阳菠菜普拉斯

襄阳菠菜普拉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