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的末句要不要补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说法是: 《卖油翁》选自《

荣荣评趣 2025-04-25 10:49:09

《卖油翁》的末句要不要补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说法是: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原文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课文没有选入此句主要有两个考虑: 第一,考虑到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最后一句中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能够理解到 “手熟” 这一层已经较为充分。 第二,考虑到经典文本的流变和延续。《卖油翁》最早进入教材时的文本就没有呈现最后一句,百年来的语文教材长期延续,基本凝定为一篇 “课文文本”,统编教材延续了百年以来历代教材编者的做法。 这两条理由是不成立的。 考虑学习者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不应成为删减原文的理由。语文学习本身就是知识不断积累、理解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七年级学生虽可能对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典故陌生,但这正是拓展知识、加深理解的契机。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典故,进而更全面、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让学生接触原文完整内容,能培养他们对经典原汁原味的感知,激发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若因暂时理解困难就删减,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思维能力长远发展。 以经典文本流变和延续作为不选入原文末句的依据,略显牵强。虽以往教材未呈现末句,但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也在进步,如今更应强调对经典的尊重与还原。过去教材的选择受当时条件限制,不能成为现在不回归原文的借口。统编教材有责任纠正过去可能存在的不足,让学生接触到更完整、准确的经典文本。尊重原文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能让学生领略经典全貌,感受古人完整的思想表达,避免因删减造成对经典内涵的片面理解。

0 阅读:0
荣荣评趣

荣荣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