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眼下全球最激烈的博弈,既不是中美之间的角力,也不是俄乌冲突,而是一

墨香染时光 2025-04-25 14:42:34

你可能想不到,眼下全球最激烈的博弈,既不是中美之间的角力,也不是俄乌冲突,而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内部的“战争”,真正扼住特朗普喉咙的,可不是对手国家,而是手握美元大权的美联储,这两方现在闹得比谁都厉害。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2025年4月,美联储刚把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0%的高位,特朗普就坐不住了。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大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笨蛋",接着又放话说要让鲍威尔"尽早走人"。可鲍威尔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怼回去:"美联储的独立性不容侵犯。"这一来二去,白宫和美联储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其实,特朗普和美联储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多次批评美联储加息"太慢",甚至扬言要炒掉鲍威尔。那时候,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胀,连续加息四次,结果美股暴跌20%,特朗普的支持率也跟着跳水。这次历史重演,特朗普自然要旧账新算。但鲍威尔也有自己的苦衷,美国当前的通胀率虽然从7.9%降到了2.8%,但核心通胀依然顽固,尤其是服务业价格和房租居高不下。如果现在降息,很可能让通胀反弹,前功尽弃。 更关键的是,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美国金融体系的基石。从1913年成立至今,美联储一直标榜"政治中立",哪怕是总统也不能直接干预其决策。当年杜鲁门想让美联储压低国债利率,结果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不得不签协议承认美联储的独立性。现在特朗普旧事重提,其实是在挑战美国的政治传统。 这场"战争"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首先遭殃的是美国经济。特朗普为了连任,疯狂加征关税,结果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飙升,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57.9,创2022年以来新低。而美联储为了对抗通胀,坚持不降息,企业贷款成本居高不下,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认为2025年GDP增速可能只有1.7%,远低于之前的2.4%。 全球经济也跟着遭殃。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导致美元回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纷纷贬值。阿根廷比索一年内贬值了50%,土耳其里拉也跌破了历史低点。更要命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贸易战,全球贸易成本上升,经合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3.1%,比之前的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最尴尬的是美国的盟友。欧盟本来想跟着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结果自己被夹在中间。美国对欧盟加征钢铝关税,欧盟不得不对美国威士忌和葡萄酒反制。德国汽车出口商叫苦不迭,大众汽车一季度利润暴跌25%。日本更惨,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60,丰田汽车在美销量下降12%。 这场"战争"的结局会怎样?现在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很清楚:美联储和特朗普的博弈,本质上是短期政治利益和长期经济稳定的较量。特朗普需要低利率来刺激经济,为连任铺路;而美联储担心通胀失控,更看重经济的可持续性。这种矛盾短期内难以调和,很可能让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增长停滞和通胀并存。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场"战争"的代价正在显现。美国房贷利率已经涨到7%,二手房交易量同比下降30%。信用卡利率突破20%,美国家庭债务总额超过17万亿美元。更要命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超市里的日用品价格上涨,3月份CPI同比上涨2.8%,虽然比高峰期低,但依然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全球投资者也在为这场"战争"买单。美股三大指数年内跌幅超过15%,科技股更是惨不忍睹,英伟达市值蒸发了4000亿美元。债券市场也不安宁,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2年期低0.5个百分点,这通常是经济衰退的信号。 这场"战争"的背后,是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层矛盾。特朗普代表的民粹主义和美联储代表的精英主义,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特朗普赢了,美国可能会走向"财政货币化",也就是政府直接印钞搞基建,这会彻底摧毁美元信用。如果美联储赢了,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衰退,特朗普的连任也会泡汤。 无论谁赢,全球经济都将付出沉重代价。美元霸权的根基正在动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去美元化。中国和巴西达成协议,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印度和阿联酋用卢比和迪拉姆直接交易。这些小动作,都是对美元体系的无声反抗。 这场"战争"还在继续,没人知道何时会结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美国内部打得不可开交时,正是其他国家崛起的好机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美国的霸权地位正在悄然改变,而这场"战争",可能就是转折点。

0 阅读:0
墨香染时光

墨香染时光

阳光明媚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