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张照片时,他的家人都泪目了!这是临刑前,家人买通狱卒,请人给他拍的,此前,

粉樱萌娃 2025-04-25 16:38:01

看到这张照片时,他的家人都泪目了!这是临刑前,家人买通狱卒,请人给他拍的,此前,他已受尽各种酷刑,被扔进炙热的铁皮桶,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年轻的狱卒听了都红了眼眶。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在川北一户农家木柜深处压了几十年,相片里年轻人穿着破旧棉袍,脸上带伤却昂着头,眼神像钉子一样扎进镜头。 那是1934年寒冬腊月,牟永大临刑前留下的最后影像,他家人用三块银元买通狱卒,才托人偷偷拍下这张照片。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出身贫苦的农家孩子,会成为川北地下党最硬的骨头。 1905年秋天,牟永大出生在四川大巴山脚,父亲是佃户,租着地主家五亩薄田。 从他记事起,就跟着爹妈下地干活,七八岁孩子背篓里装野菜,饿得前胸贴后背还要上山挖蕨根。 村里隔三差五过兵,有时是戴大盖帽的北洋军,有时是包红头巾的袍哥,见着粮食牲口就抢,有回他爹护着家里最后半袋苞谷,被当兵的用枪托砸断两根肋骨。 十二岁那年,村里私塾先生看这孩子机灵,免了他的学费让跟着念书,先生在讲台上说:"如今世道乱,洋人在咱中国横着走,你们要长本事,将来救国救民。" 先生的一句话宛如火苗子掉进干柴堆,把牟永大心里烧得滚烫。 白天他在田里干活,晚上就着松明火把啃《三字经》,把先生给的《申报》剪报当宝贝藏着。 1919年北京闹五四的消息传到川北,已经是两个月后,牟永大听赶集的货郎说,北平学生上街游行,把曹汝霖家宅子都烧了。 他攥着砍柴刀在山上转悠半天,最后砍倒棵歪脖子树,那树杈活像洋人翘着的八字胡,先生后来悄悄告诉他:"上海那边有新思想的书刊,比咱们这儿的报纸实在。" 1922年开春,十七岁的牟永大背着蓝布包袱,揣着娘连夜烙的十二个荞麦饼,沿着嘉陵江走水路去了上海。 码头上扛大包的老汉听说他要找进步书社,眯着眼打量半天,最后用烟杆指了指闸北方向。 在那里,牟永大白天在纱厂当机修工,晚上去工人夜校听课,有回听戴眼镜的先生讲剩余价值,他豁然明白为啥老家佃户年年种粮却吃不饱。 1924年冬天特别冷,牟永大在杨树浦一间石库门里举了右手,跟着穿长衫的领誓人念入党誓词。 为掩护身份,他改叫李飞,在沪西纺织厂组织罢工时总戴着破毡帽,有次巡捕房来抓人,他踩着织布机翻墙逃走,棉袄被铁蒺藜划开半尺长的口子。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上海待不住了,他带着六块大洋路费,装成贩山货的行商返回四川。 在老家苍溪县,他当上小学国文教员,课本底下藏着油印的《共产党宣言》,教孩子们认字先从"工人""农民"这些词教起。 农忙时带着学生帮佃户割麦子,趁机给老乡讲"打土豪分田地"的道理。 1933年红四方面军进川北,他配合,趁着赶场天,用石灰在青石板路上画地主家的田界,让佃户们看清自家流汗种的地被霸占了多少。 1934年秋收刚过,叛徒带着保安团摸到村口,他正在给农会骨干开会,听见狗叫得急,推开后窗就往竹林里跑。 子弹擦着耳朵飞过去,打穿了他别在腰间的旱烟袋,在牢里,军阀派的审讯官把烧红的烙铁按在他大腿上,焦糊味混着血腥气弥漫整个刑房。 狱卒后来跟人说:"那汉子疼得浑身打颤,牙咬得咯吱响,硬是没掉一滴泪。" 最后那段日子,牟永大被关在铁皮桶改的囚笼里,三伏天的日头把铁皮烤得烫手,后背的烂伤口粘在铁板上,揭下来时带下一层皮。 家里托人送来的苞谷馍,他掰成两半分给隔壁牢房的穷学生,临刑前夜,妹妹隔着牢门栅栏看见他肿得认不出的脸,哭得瘫在地上。 牟永大哑着嗓子说:"莫哭,告诉爹妈,儿子没给老牟家丢人。" 1934年农历冬月初八,牟永大被押到县城西河滩,刽子手的大刀落下前,他突然挺直腰杆喊了句什么,河风太大,边上围观的百姓没听清。 后来有当年在场的老农说,那天河滩上的老鸹特别多,黑压压地在天上打转,怎么赶都不散。 那张偷拍的照片解放后交到了县档案馆,如今在大巴山革命纪念馆,这张照片摆在玻璃柜最中央,边上的解说牌写着:"川北早期党员,牺牲时二十九岁。" 信息来源:《牟永大:坚贞不屈的革命者》.2021.08.16.达州晚报

0 阅读:0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