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人际关系分两种,一种是靠得住的关系,一种是能充电的关系。靠得住的关...

花红情感 2025-04-25 16:41:36
好的人际关系分两种,一种是靠得住的关系,一种是能充电的关系。靠得住的关系未必是你想要经常见面,和你有很多共同话题的人,由于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你们在特殊的机缘条件下建立了深厚的信赖,你们互为彼此的安全基地,它能提供超越一般友谊的兜底功能。比如在关键时候,一个人可以承受和风险和损失为另一个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不限于付出时间、金钱、情感回应等。如果对方还和你有很高的同频性,那便是一大幸运。很多时候,你们未必愿意天天见面,未必有共同话题,甚至你们并不算一类人,但你知道在关键时候,彼此能够为对方挺身而出,这是一种近乎于本能的信任,不需要推导,也不需要怀疑。 而能充电的关系,则是经验重叠度高的关系。简单来说,你想聊的东西,对方都有话可接,对方抛过来的东西,也在你想回应的那个点上,在这种关系里,彼此都有分享欲望,那是一种总有话可以说且说不完的酣畅。这种关系有可能延伸到莫逆之交的深度,但也有可能只是停留在泛泛之交的水平。那种至交的经验往往需要一些特殊变量,需要一个关键的缺口以实现双方在情感上的深度编织,类似于一起患难的经历。 在成人的世界里复制第一种关系并不容易,因为成人遵循现实原则,优先考虑值不值得,在这个位置,我们给彼此开放的情感负债空间都很有限,我们善于止损,更愿意照顾自己的感觉。那种关系需要一点非现实的原则才能够建立,它需要一定的非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靠近无条件付出的经验领域,当然无条件并不是真的无条件,而是你将现实原则下不划算的事情也视作值得。 后一种关系相对来说是能够撇开运气去主动构建的,我们也需要更多类似的关系,需要那些大大小小的心理闪充,能够相互输送能量,增强活力。 关系的损耗感源自于彼此有太多经验不重叠的部分,一旦对话超出了你原本就能轻松给出的部分时,你就需要额外调用,这时候关系的流动就有了阻尼,经验不重叠的程度越高,阻尼系数就越大,就越是要花费力气去对齐找平,消耗感也就越多。 充电的体验源自于关系中的你最大程度的保持了自己的原有样貌。抛开那些更适配我们的人,我们坚持自身原本属性的“耿直”也能为这种体验贡献力量,哪怕在不那么适配的关系里,当你不刻意折损自我主体性的时候,就不会体验到太多消耗,甚至可能重塑关系的性质。 对于那种莫逆之交来说,它需要一点运气,一辈子有一两段关系能到达这个位置就足够了。而那种可以充电的关系,则是我们应该尽量找寻的。

0 阅读:0
花红情感

花红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