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电子皮肤核心企业前十家:
1. 汉威科技(300007)
- 核心地位:国内气体传感器龙头,电子皮肤领域布局最早,已掌握柔性压阻/压电/电容/汗液四大核心技术。
- 应用进展: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的柔性纳米电子皮肤进入小批量商用,与华为、小米、优必选等机器人厂商合作,整合至机器人指尖、手臂等关键部位。
- 优势:传感器市占率全球第二,技术壁垒高,合作头部厂商明确。
2. 福莱新材(605488)
- 技术路线:采用与特斯拉一致的电阻式技术,加速搭建中试线(预计2025Q1完成),布局20余项专利。
- 合作方向:与灵巧手公司联合开发,未来对接机器人主机厂。
- 背景:依托涂布技术基础,电子级功能材料已用于华为/苹果手机供应链。
3. 苏州固锝(002079)
- 参股布局:持有明皜传感21.63%股权,其MEMS IMU技术为电子皮肤提供位移/加速度数据。
- 技术积累:深耕MEMS微机电系统,二极管制造技术国际领先。
- 领域拓展:计划将传感器技术延伸至柔性材料应用。
4. 弘信电子(300657)
- 技术协同:FPC(柔性电路板)能力与电子皮肤材料高度契合,子公司瑞湖科技已开发电子手套演示产品。
- 新增业务:算力服务器业务增长显著(2024年收入增53倍),可能反哺研发投入。
5. 得润电子(002055)
- 行业地位:多份榜单列为电子皮肤龙头,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及汽车领域。
- 挑战:近年业绩承压(2023年营收同比降22.79%),但技术积累深厚。
6. 联创电子(002036)
- 应用领域:光学镜头和传感器技术可延伸至机器人触觉感知,2025年股价涨幅显著(3.89%)。
7. 晶方科技(603005)
- 技术关联:先进封装技术或适配电子皮肤传感器制造,2024年市值上涨超4亿元。
8. 凯盛科技(600552)
- 材料优势:UTG超薄玻璃等柔性显示材料可能应用于电子皮肤基底,订单量增长受机器人需求驱动。
9. 柯力传感(603662)
- 传感器布局:主营工业称重传感器,技术可迁移至触觉感知,2025年市值稳中有升。
10. 德尔未来(002631)
- 跨界潜力:主营家居材料,通过投资介入柔性电子领域,2025年市值涨幅7.52%。
其他潜力企业
- 申昊科技(300853):自研机器人已批量应用电子皮肤传感器。
- 祥源新材(300980):发泡材料适配灵巧手及电子皮肤,柔性传感领域布局明确。
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正推动电子皮肤技术以“一周一迭代”的速度快速进化。
在机器人领域,电子皮肤通过集成压力、温度、湿度等多模态传感器,赋予机器人精准的触觉感知能力,例如特斯拉Optimus采用的压阻-电容混合传感架构已实现10万小时可靠性指标,途见科技研发的100微米超薄电子皮肤更让机器人可感知0.2帕的微力(相当于蚊子触压)。
医疗领域,电子皮肤已突破传统监测设备的局限:南方科技大学开发的智能绷带可实时追踪伤口愈合数据,结合AI算法使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截肢风险降低30%;柔性电子皮肤假肢通过触觉信号重构,帮助截肢患者实现鸡蛋抓握等精细动作,触觉灵敏度达到人类皮肤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