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载泽,字荫坪,满洲正黄旗人,嘉庆帝五世孙,其妻为慈禧太后侄女、隆裕皇后之妹,兼具宗室血脉与帝后姻亲的双重身份。 1905年,日俄战争以“立宪国”日本战胜“专制国”俄国,给清廷以强烈冲击。为缓解革命压力、维系皇权,慈禧太后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临行前,革命党人吴樾在正阳门车站实施自杀式袭击,载泽被炸伤右肩。 1906年归国后,载泽上《奏请宣布立宪密折》,提出“立宪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将宪政改革本质定义为“以宪法之名,行集权之实”。此折直接促成慈禧太后下诏“预备立宪”,但也为后续“皇族内阁”“钦定宪法”的出台埋下伏笔。 载泽主持中央官制改革时,表面废除“六部”,设立民政部、度支部等机构,实则将关键职位(如陆军部、度支部)牢牢掌控在满族亲贵手中。1906年公布的新官制中,11个部院首长里,满族7人、汉族4人,彻底暴露“立宪”背后的权力垄断,引发立宪派强烈不满。 作为度支部尚书,载泽试图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推行《清理财政章程》,却遭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实力派抵制。他设计的“币制改革”,计划发行“大清银行兑换券”,终因各省私铸银元泛滥、清廷威信扫地而流产。 1908年,载泽牵头制定《钦定宪法大纲》,全文23条,其中“君上大权”占14条,规定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总揽立法、行政、司法权”。这种“假立宪”的本质,连立宪派领袖张謇都叹道:“仅得‘立宪’空名,不得立宪实质。” 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泽力主镇压,反对起用袁世凯,甚至提议“迁都热河,固守满蒙”。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他出任弼德院副院长,仍试图维系“皇权至上”的最后防线。清帝退位后,他参与“宗社党”复辟活动,晚年寓居天津租界,拒绝与北洋政府及伪满政权合作,却也再未涉足政治。 载泽是清廷中少有的“睁眼看世界”的亲贵,其宪政考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西方制度的认知,主导的改革措施(如设立现代财政体系、制定商法)具有一定近代化意义;但是,他的所有努力均以“保皇”为终极目标,将宪政视为皇权的保护伞,拒绝触及专制根本。这种“跪着改革”的姿态,注定了其失败——当1911年皇族内阁彻底暴露清廷“立宪”的虚伪性时,载泽等人的革新,反而加速了旧王朝的合法性崩塌。
爱新觉罗·载泽,字荫坪,满洲正黄旗人,嘉庆帝五世孙,其妻为慈禧太后侄女、隆裕皇后
历史小破
2025-04-26 16:58:15
0
阅读:43
宇化贤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