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美国的关税大战中,有一个被征收高关税的国家,一直表现的很淡定,那就是老挝。

墨香染时光 2025-04-26 18:09:12

在这场美国的关税大战中,有一个被征收高关税的国家,一直表现的很淡定,那就是老挝。被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也达到了48%,比越南的46%还高。也就比柬埔寨的49%少一点,同越南和柬埔寨不一样,这两国着急上火地找美国谈判不同,老挝是一点不着急,从始至终,几乎没有对外发声,只是说会与各方协调关税税率,之后就没话了。 其实人家老挝自己心里清楚,自己700万人口的小身板,对美出口连牙缝都不够塞。2020年数据显示,老挝全年对美出口才400万美元,连越南对美顺差的零头都不到。 就算美国把税率提到100%,老挝损失的也就是几百万美元,连全国GDP的0.1%都不到。这点钱对老挝来说,不过是卖几船香蕉、橡胶的事儿,根本犯不着大动肝火。 更关键的是,老挝压根没把鸡蛋放在美国篮子里。这个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90%的外贸都靠陆路运输。以前运货到泰国得绕山绕水,现在有了中老铁路,一切都变了样。 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钢铁巨龙,每天18列跨境货车轰隆隆跑着,2025年货运量突破5000万吨,其中1158万吨是跨境货物。老挝的铁矿石、木薯粉、香蕉通过铁路北上,中国的机电产品、温带果蔬南下,形成了双向流通的"黄金通道"。美国加关税?老挝直接把货往中国、泰国一倒,根本不愁销路。 老挝和泰国的边境贸易更是红红火火。2024年1月到8月,两国边境贸易额达231.43亿泰铢,同比增长12.8%。泰国从老挝进口电力、农产品,老挝从泰国进口成品油、汽车零件,双方各取所需。美国的关税对这种"邻居间的买卖"毫无影响,反而让老挝更坚定了"近邻优先"的策略。 再看老挝的产业结构,农业占GDP的20%,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出口橡胶、铜矿、香蕉等初级产品。这些东西美国本来需求就不大,就算加税也掀不起风浪。反观越南、柬埔寨,电子组装、纺织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自然急得跳脚。 老挝则完全不同,背靠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中老铁路让它的农产品24小时就能直达昆明,再通过中欧班列远销欧洲。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比直接跟美国硬碰硬划算多了。 老挝的淡定,还源于对地缘政治的清醒认识。作为内陆国家,它既不靠近美国的军事基地,也不是战略要道,美国犯不着为了这点关税大动干戈。而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对老挝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中老铁路建设时,中国不仅出钱出力,还帮老挝培训技术人员、完善物流体系。这种"铁哥们"关系,比美国的空头支票靠谱多了。 当然,老挝也不是完全不担心。它的能源、粮食自给率低,70%的石油靠进口,30%的粮食依赖外购。但这些物资主要来自中国和泰国,美国的制裁根本影响不到。就算海运受阻,中老铁路也能保证基本物资供应。这种"旱涝保收"的底气,让老挝在关税战中稳如泰山。 最绝的是,老挝这招"以静制动"还意外收获了战略红利。美国的高关税倒逼越南、柬埔寨加速融入中国市场,而老挝凭借中老铁路的枢纽地位,成了区域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中国企业在老挝建工业园、设物流中心,把这里变成了"东南亚的中转站"。美国越是打压,老挝的区位价值就越高,这波操作堪称"借刀杀人"的典范。 现在再看老挝的淡定,其实是一种大智慧。它用700万人口的小国体量,玩出了大国博弈的格局。不跟美国正面硬刚,而是扎扎实实地把中老铁路变成"黄金通道",把泰国、中国变成"铁盟友"。这种"闷声发大财"的策略,比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咋咋呼呼的国家高明多了。毕竟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有时候沉默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0 阅读:349
墨香染时光

墨香染时光

阳光明媚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