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所有人注意,3040点开启的修复性反弹进入衰竭末端,市场正在正在筹备一次转折向下的动作! 从3040点开始的上涨,从巅峰走到孱弱,最后到衰竭,这是一个过程。总共经历了两段上涨,第一段气势宏伟,一波快速上涨直到3272点出现停顿后转入第二段上涨。从这两段上涨的倾斜度来看,市场已经进入了孱弱阶段的末期,也就是说后面要开始转向衰竭阶段。 由于市场从4月9号开始量能一直放不出来,加上从本周一开始,指数倾斜度开始走向横盘阶段,看起来不跌是一种强势,可是不涨又是不是一种弱势的表现呢?量价背离将成为市场一颗深埋在地下的定时炸弹,它随时都会出现致命的一击。 只是在市场确认顶部的时间里面,它还需要时间来搭建,故此这个过程会万般难受,不管是空仓的还是满仓的,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不会好受,涨又空间小,跌又不会立即启动急跌,故此维持一个磨顶区域,直到那一天到来时,A股又将会为下一个波段大底酝酿趋势末端的最后一跌。 关于3040点反弹还是反转,飛浪已经强调很多次,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动摇过。同时,自3439点3月19号逃顶到现在为止,我并未给出抄底的提醒。不是不抄底,而是这里根本就没有见底,所以短线和波段的策略侧重点根本就不同。 波段是找到3439点调整下来的波段大底,即调整的低点区域,短线确实可以在下跌途中参与一些局部的反弹机会,这是没有问题的。作为一名波段交易者,我对机会的大小是有标准的。 就如同2023年5月9号3418点至2024年2月5号2635点这段调整,这是一轮波段级别的下跌趋势,是周线级别的调整。它在中途经历了6次短线反弹,也就是说你有6次出手短线操作的机会,可波段交易机会只有一次,就是2月5号2635点。 波段下跌趋势当中会包含多个短线交易机会,也就是说波段行情的构造需要诸多短线涨跌结构来组合一轮大的趋势。 如果我们把那里的3418点开启的调整叫做大方向,那么中途的短线反弹就是小方向,最后小方向一定要服从大方向,无法扭转乾坤,最后该跌得还是会跌得。 下跌通道中,定义反弹和反转的标准是什么?即指数不再新低且新高,这就是反转;当出现新低后又没有新高,理性角度出发这只能定义为反弹。故此,不要看到一轮像样点的上涨就认定为反弹。当初3418-2635点这段下跌当中6次上涨,你会不会说市场出现了6次反转呢?显然不可能的。 再看到沪指方面,去年10月8号构造3674点顶部以来,随后的高点正在逐步下移,分别是3509点、3494点、3439点,低点却在逐步被刷新,分别是3152点、3140点和3040点,区间重心正在下移,不创新高说明还处于下跌趋势当中,至于3040点的上涨定性问题,至少在它没有新高之前,无法判定反转,所以不要先入为主,暂时以反弹来看待视为理性之美。 从周线的均线系统来看,5周均线和10周均线死叉且向下发散,它要形成反转趋势,首先起码要看到5周均线金叉10周均线,比如前面两个重要的波段底部,2635点和2689点皆是如此。现在指数立身于5周均线位置的争夺,上方10周线下周位于3327点,日线上方又有4根均线压制且与10周均线产生重叠共振,这说明市场即便向上走,解套盘的抛压将会无限放大,再次前提之下,没有重磅利好发布空难一蹴而就。 从沪指日线系统来看,KD指标80值之上超买后即将死叉,MACD水下金叉后下一个指标阻力在0轴且配合红柱走平且存在缩短的迹象,这充分说明了短线应该进入阶段性的防守阶段。故此,就有了判定3040点的上涨已经处于相对高位的标准,这就使得我们在此处应该保持理性的思维,否则这里是容易犯大错重要敏感的时空阶段。 在打开120分钟周期K线图,将60日均线和250均线调出来后,节奏一目了然。当下位置比较尴尬,因为价格走到了这两根均线之下,且两根均线产生了交叉,着重点是反压比较明显。故此,这里不能采取较为猛烈的放量突破恐生变数。 120分之下的周期里面,指标不是顶背离就是超买,这已经足以说明大小周期皆已进入衰竭当中。但衰竭不是立即下跌的标准,它只是说明价格处于什么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你能判定上涨的起点不算啥,关键是你能看到上涨的本质是反弹还是反转,同时还要判定什么时候再次下跌,这才是真英雄。所以,不要看到任何一次上涨都主观赋予反转的念想。 我向来就有在关键时刻说重要的话做正确交易的本领。你不要低估我今天说的话,因为我既然这么说清楚了,就表明了市场接下来的走势将会先从复杂走到简单。我在进一步阐述市场接下来的走势,提前告诉你答案,教你如何偷到市场的底牌,至于如何出招就得看自己的。 救人,渡劫,等大底!这就是飛浪现在为大家做的三件事,越来越关键了,千万别看错方向做反交易! 点赞👍和爱心❤数据正在下滑,这意味着下一次抄底很多人都有可能因大数据没及时推文导致抄底提醒迟到,这就是最大的损失!
请所有人注意,3040点开启的修复性反弹进入衰竭末端,市场正在正在筹备一次转折向
非浪王
2025-04-27 09:27:15
0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