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京东,中国人民需要这样的企业。 上亿规模的大企业老总,体验送外卖

薄荷猫少女 2025-04-27 12:31:08

人民日报点赞京东,中国人民需要这样的企业。 上亿规模的大企业老总,体验送外卖之后,又请数十名骑手吃饭,非常的接地气。在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刘强东时,他说他不会外包给第三方,虽然这样会多付出11亿,因为71万员工的社保公积金是不小的数字,如果外包给第三方,他早就盈利了。但是如果赚兄弟们后半辈子的养老钱,他心里过不去,因为他觉得那样开公司的意义何在?挣钱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他一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番话像一颗深水炸弹,炸醒了沉睡的商业逻辑。 刘强东的“叛逆”操作,直接把外卖行业推向了舆论风暴眼。当美团、饿了么还在用“算法压榨”“外包甩锅”维持利润时,京东外卖一上来就扔出“全额社保+拒绝外包”的王炸。网友炸锅了:“这老板是来砸场子的吗?”“难怪人民日报点名夸他!”但热闹背后,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刘强东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 真相藏在细节里。 4月21日,北京街头出现戏剧性一幕:刘强东穿着骑手服,骑着电动车送外卖。堵车时他擦汗的狼狈、爬楼梯时喘气的喘息,全被路人拍下。当晚,他请40多名骑手吃火锅,桌上没有西装革履的高管,只有家常菜和一句掏心话:“咱不玩虚的,兄弟们的社保必须我兜底!”这画面和某团总部“算法优化研讨会”的冷气房形成了魔幻对比。 但别急着鼓掌,京东的“亏本买卖”藏着三个致命拷问。 第一,11亿真金白银砸出去,刘强东真能扛住?要知道,2024年京东净利润率不到3%,这笔钱够建3000个乡村快递站。第二,骑手社保成了行业“照妖镜”,美团、饿了么的外包模式一旦被扒皮,资本市场的股价会不会集体跳水?第三,最狠的杀招来了——京东外卖配送费比对手贵两毛,用户会买单吗? 但刘强东显然算透了人性这笔账。 当你在寒风中等了40分钟外卖,发现骑手小哥的工装破旧、手机支架上贴着“急用钱”的小广告时,突然有人告诉你:“这家公司给我交了五险一金,孩子看病能报销。”这种情感冲击,远比“30分钟必达”的承诺更有杀伤力。人民日报的点赞绝非偶然——这戳中了当代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我们受够了资本游戏里的“韭菜经济学”,渴望看到“共同富裕”从口号变成现实。 这场商战正在裂变出更深的暗流。 有骑手爆料,京东内部正在测试“配送时长豁免机制”:老人、孕妇订单自动延长配送时间,恶劣天气系统停止派单。更狠的是,京东便利店开始向骑手免费供应早餐,某团骑手蹲在门口蹭饭的照片在网上传播后,舆论瞬间沸腾。一位投资人私下感叹:“刘强东在下一场更大的棋——用骑手福利绑架用户心智,再用高频外卖带低频零售,最后用实体门店吃下社区经济。” 但最大的变量藏在政策风向里。 深圳试点“骑手社保纳入企业征信”后,杭州紧跟着出台“算法伦理审查”,这些动作绝非巧合。当监管利剑对准平台经济的“血汗模式”时,京东的“笨办法”反而成了护城河。有专家预测:2025年底前,若30%外卖平台跟进社保政策,行业将迎来大洗牌,中小玩家可能全军覆没。 刘强东的“傻气”,照见了中国商业的集体焦虑。 当所有人都在算计“如何从骑手身上再榨10%利润”时,京东选择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这种反常识的商业逻辑,像极了当年马斯克坚持给特斯拉员工发股票期权——短期看是负担,长期看却是构建护城河的核武器。只是不知道,当资本寒冬来临时,还有多少企业家有勇气做“亏本的买卖”? 最后说句扎心的: 我们讨厌996,痛恨算法剥削,但当真有企业站出来说“你们的后半生我负责”时,为什么第一反应是怀疑?或许不是刘强东太天真,而是我们太久没见过“真心”了。这场商战的最终结局,或许不取决于市场份额,而在于——普通人愿不愿意相信,这个时代还有“赚钱先分利”的企业。#京东# #京东外卖运营# #京东餐饮外卖#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薄荷猫少女

薄荷猫少女

思念是无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