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全品系停货″休克疗法″自救,一场危险的博弈

新浪财经 2025-04-27 14:47:18

多家媒体报道,泸州老窖宣布旗下国窖1573、特曲、窖龄、大成浓香等全国全品系停止接收订单、停止发货,直至端午节前全面清理价格、渠道和政策。

在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寒冬里,这场涉及高中低端全系产品的"休克疗法",让泸州老窖这家高端白酒的主要代表成为自我救赎的样本。

这是泸州老窖十年来首次全品类停货,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当下困局,更是折射出整个白酒行业残酷现实:高库存、高倒挂、高竞争与低动销、低利润、低信心的“三高三低”困局,正将一众知名名酒逼入墙角。

这场预计持续至端午节的“休克疗法”,既是企业十多年来最激进的自我救赎,更折射出白酒行业集体沉溺的高端化迷思正在破裂。

停货风暴:一场没有退路的自救

在泸州老窖的官方解释中,停货是为了“保证消费者体验感,保护渠道服务者利益”。但市场嗅到的,却是这家老牌名酒企业迫在眉睫的危机信号——从千元高端到百元低端,全线产品价格倒挂、渠道利润枯竭、库存高压警报拉响。

国窖1573作为公司营收支柱(占比超60%),其价格倒挂尤为触目惊心。国窖1573经典版出厂价980元,后来又调到930元。目前的情况是,拼多多平台38度产品低至608元/瓶,较官方指导价折价39%;52度产品在京东自营价跌破900元,渠道利润空间被彻底击穿。

更严峻的是,这种价格坍塌已蔓延至中低端产品线。特曲系列部分产品终端成交价较出厂价低15%,窖龄酒渠道毛利不足5%……。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4年超40%经销商面临价格倒挂,其中800-1500元高端酒成为重灾区。

库存与周转的恶性循环已逼近临界点。有媒体报道,泸州老窖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库存形势雪上加霜。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泸州老窖存货周转天数高达1149天,意味着从生产到销售需3年时间;合同负债同比减少10.4%,显示经销商打款意愿低迷,渠道蓄水池功能几近失效。

这种价格失控的背后,是高端白酒供需关系的根本逆转。2023年国窖1573宴席场景销量占比达68%,而个人消费不足10%——当政商消费遇冷、宴席市场收缩,过度依赖场景营销的弊端暴露无遗。更致命的是,泸州老窖在千元价格带缺乏真正护城河:茅台有金融属性加持,五粮液有强品牌认知,而国窖1573仍困在“营销驱动”的路径中。

高端化陷阱:一场被误读的消费升级

泸州老窖的危机,本质是白酒行业集体误判消费升级的缩影,也是白酒行业“伪高端化”战略的集体撤退。

过去十多年,白酒企业将“价格升级”等同于“消费升级”,试图通过不断拉高产品价格创造增长神话,却忽视了消费结构的根本变化。但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白酒正在远离消费者。

价格越涨,喝的人越少:2023年中国人均白酒消费量降至4.3升(2016年为6.7升),但客单价提升27%;

·场景萎缩:商务宴请市场规模较2019年缩水38%,婚宴用酒中白酒占比从72%跌至54%;

代际割裂:90后白酒消费频次仅为60后的1/3,而精酿啤酒消费量年均增长19%。这些数据揭示一个残酷真相:白酒企业将“价格上移”等同于消费升级,实则是脱离大众市场的“伪升级”。泸州老窖的困境正是这一误判的缩影——其2024年财报显示,千元价格带的国窖1573贡献60%营收,但低度酒占比突破50%,直接拉低整体毛利率2.3个百分点;而百元以下的大众产品线,却因长期投入不足被牛栏山、玻汾等品牌蚕食。

这种消费“伪升级”将泸州老窖遭遇的困难暴露无遗。国窖1573的崛起曾被视为高端化教科书:绑定国宝窖池IP、主攻商务宴请场景,硬生生在茅台五粮液垄断的千元价格带撕开缺口。但2024年数据显示,其68%销量依赖宴席场景,个人消费占比不足10%。当经济下行压缩商务需求,过度依赖“非日常场景”的高端酒便成为最先坍塌的堡垒。

需要强调的是,泸州老窖产品矩阵横跨30元至1500元,既要守住高端基本盘,又要在百元价格带血拼。当茅台1935、汾酒青花20等竞品挤压300-800元次高端市场时,泸州老窖窖龄、特曲系列增速已显疲态;而低端市场更陷入价格战泥潭,老头曲等产品利润率不足5%。

全品系失速:一场结构性战略困局

与茅台、五粮液不同,泸州老窖的困境并非单一产品失速,而是高、中、低三线出现系统性危机。

高端失守:国窖1573虽稳居200亿阵营(占营收60%),但低度产品占比提升至50%,拉低整体毛利率。更危险的是,其在千元价格带面临茅台1935、五粮液普五的降维打击;

中端承压:特曲系列虽突破百亿,但300-800元价格带遭遇汾酒青花20、剑南春的猛烈冲击,增速放缓至15%-18%;

低端失血:百元以下市场陷入价格战泥潭,老头曲等产品利润率已不足5%。

这种全价格带面临困境的背后,是泸州老窖“大单品依赖症”与“渠道管控失效”的双重恶果。除国窖1573外,其缺乏真正能打市场的次级大单品;而传统“压货-返利”模式在动销疲软时,反而成为渠道反噬厂家的毒药。

而且泸州老窖“大单品依赖症”愈演愈烈。国窖1573贡献超60%营收,但缺乏新增长极。反观竞争对手,茅台培育了超过百亿规模的茅台1935,五粮液打造了经典五粮液,而泸州老窖次高端产品尚未出现30亿级大单品。

停货逻辑:一场危险的赌博

面对困局,泸州老窖选择了最激进的解决方案:全品系停货。这与其年初的收缩策略一脉相承——2月特曲60版停货、老头曲限流,再到4月的全系暂停,形成层层加码的“休克疗法”。

其目标明确:通过阶段性供需失衡阻断低价货源,为渠道去库存争取时间,重塑价格体系。但这种“休克疗法”实则是一场危险赌博。

此次全系停货绝非简单控量挺价,而是涉及厂商关系重构、渠道利益再分配、消费认知重塑的系统工程。

历史经验显示,停货策略存在三大致命缺陷:

需求真空下的数字游戏:某头部品牌停货后批价回升5%,但终端动销率仅提高2%;

消费者信任损耗:年轻群体将停货解读为“饥饿营销套路”,加速转向精酿啤酒、低度酒等替代品;

厂商博弈加剧:经销商在停货期间可能转向竞品,导致渠道忠诚度下降。

泸州老窖显然意识到风险。在3月经销商大会上,其高层提出“无利润无渠道”,试图通过停货期强化价格管控、优化终端服务。但现实是,当经销商库存周转超过3年时,任何政策承诺都显得苍白。

酒企大分化时代:白酒的“三高三低”困局

泸州老窖的危机绝非个案,而是白酒行业“三高三低”(高库存、高倒挂、高竞争;低动销、低利润、低信心)困境的集中爆发。

库存堰塞湖:行业库存总量已超过2021年峰值,经销商平均库销比达1:2.5(健康水平为1:1.2);

价格体系崩溃:800元以上产品倒挂率超60%,部分区域市场批发价跌破出厂价;

渠道信任危机:经销商利润率从2019年的25%降至2024年的8%,渠道反水事件频发。

这场危机宣告了白酒行业旧增长模式的终结。当“压货-提价-再压货”的循环失灵,酒企必须直面一个根本问题:如何让白酒重新回到消费者的日常餐桌?

重构游戏规则:从控货到控心

面对行业变局,泸州老窖的停货策略暗藏三重转型逻辑:

价格体系再造:通过阶段性断供重塑渠道价格梯度,解决“批价倒挂→利润缩水→抛货加剧”的死循环

消费场景重构:押注端午节宴席复苏,将停货期转化为市场饥饿感培育期

厂商关系重塑:以牺牲短期业绩为代价,换取经销商信心重建

但这场自救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

需求侧能否回暖:若停货期间动销未改善,渠道抛货压力将报复性反弹

年轻化转型成效:当Z世代将白酒视为“父辈饮料”,如何培育新消费场景成为生死命题。

一系列动作显示,泸州老窖正尝试破局。其近期加码光瓶酒市场,推出定价68元的“黑盖”新品;在数字营销端,通过元宇宙、数字藏品触达年轻群体。但这些举措尚未形成规模效应——2023年报显示,创新产品贡献营收不足5%。

对泸州老窖而言,停货只是权宜之计。其真正需要的是一场从产品到渠道再到消费场景的价值重构。

产品端:打破大单品依赖

高端市场需摆脱“高度依赖政商场景”的路径,开发适配个人消费的差异化产品;

中端市场应聚焦“民酒”定位,在300元价格带打造具有极致性价比的爆款;

低端市场必须彻底放弃“以量换价”思维,通过品质升级守住口粮酒基本盘。

渠道端:重构厂商关系

从“压货博弈”转向“动销协同”,建立基于实时动销数据的柔性供应链;

试点“厂商资本利益融合”,将渠道利益与企业长期价值绑定;

探索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通过私域流量降低渠道依赖。

消费端:争夺年轻战场

开发低度化、利口化产品,匹配年轻人“微醺社交”需求,打破“白酒=应酬工具”的刻板认知;构建“体验式消费”场景,通过品鉴会、酒庄游培养新生代消费者。

对于泸州老窖而言,这场停货风暴或许是个转折点:

短期:需在端午旺季实现动销率提升20%、批价回升10%的核心目标;

中期:必须打造除国窖1573外的第二增长极(如养生酒、年轻化产品);

长期:重构“金字塔”产品矩阵,让百元以下产品贡献至少30%营收。

未来之战:与8亿普通消费者和解

泸州老窖的全系停货,或许将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分水岭事件。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当消费者不再配合厂商的“价格游戏”,所有控货手段终将沦为数字魔术。

对行业而言,这场危机亦是转机。那些敢于抛弃“伪高端化”幻想、真正回归消费本质的企业,或许能在寒冬后迎来新生。毕竟,白酒的本质不是金融符号,也不是权力媒介,而是一杯让人愿意举杯共饮的人间滋味。

停货潮终将退去,但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游戏规则不会改变。泸州老窖们需要明白:拯救白酒的从来不是价格,而是价值。

白酒业的未来,终究要回到那个最原始的命题——如何让年轻人重新举起酒杯。

1 阅读:535

评论列表

欲辫已忘言

欲辫已忘言

4
2025-04-27 19:05

一个靠几口明窖池讲故事,靠不断提价贷款给经销商压货的方式,短期能使业绩飞涨。长期必然带来反噬

tb388171773

tb388171773

1
2025-04-28 00:02

泸州老窖的酒可以,但是现在年轻人都喝低度酒,应该多推低度的

爱着谁

爱着谁

1
2025-04-27 23:03

白酒利润确实太离谱了,几十元成本,卖上千元以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