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当年那些清华的状元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跟你说,绝大部分都泯然众人了。 我跟你讲,在清华,这些状元一直都是我努力追赶的目标,可后来他们大多都销声匿迹了。毕业10年后,我才琢磨出其中的缘由。 当年我们有个高考状元,大家都叫他淼哥,都觉得他能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他学东西特别快,在清华时就创办了一家公司,专门给别人做编程,还拉了不少同学给他打工。毕业的时候,我还想加入他的公司呢。他当时跟我说的话,我现在都还记得,他说他们只要智商150以上的人。 结果毕业没几年,有一天,淼哥突然来找我借钱,说发现了一个绝佳机会,能改变互联网生态。看淼哥说得特别诚恳,我就问他,这事儿能不能成功我不确定,但我知道借钱创业,成功的概率太低了,九死一生啊。淼哥却瞪着我说我一点长进都没有,还跟当年一样傻。 从那之后很多年,淼哥都没了消息。后来听说他借了高利贷,回老家躲起来了。我们知道这事儿后,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淼哥一直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大家都特别希望他能成功。 到最后我们终于明白,不是淼哥不聪明,恰恰相反,他太聪明了,智商高达180。但问题就在于,他觉得自己智商有250。更糟糕的是,他的聪明只在考场上有用。他被应试教育选中,这个选拔系统只看重考试,比如解题、刷题、记忆、推理这些。 可一旦走出校园,到了真实的社会,社会需要的是情商、财商等能力,而淼哥在这些方面几乎一片空白。你以为他是天才,可实际上在职场、情感、人际关系、金钱管理以及应对风险等方面,他可能什么都不懂。但他却自以为什么都懂。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我宁愿雇一个智商130,却认为自己是120的人,也不愿意雇一个智商150,却自认为170的人。这种自视过高的人,迟早会把事情搞砸。而真正能走得长远的,往往是那些特别谦卑的人。哪怕智商只有130,刚达到清华的平均水平,但他们依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一切要从零开始。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持续学习,不断进步,而不是沉迷在“我以前很厉害”的幻觉中。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同学中出类拔萃的,恰恰就是这类人。你们说为什么状元最后大多泯然众人?为什么很多清北的尖子生,最后生活一团糟?因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系统,只教会了他们如何考试,却没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处事、赚钱,以及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尤其是如何应对失败。因为他们在上学过程中,经历的全是一连串的成功,而且是无比的成功。所以说,单纯的考试智商,支撑不起整个人生。真正厉害的人,永远清楚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你们更想培养哪种孩子呢?是智商150的自负者,还是智商130的谦卑者?
你们当年那些清华的状元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跟你说,绝大部分都泯然众人了。 我跟
岚岚看商业
2025-04-27 18:02:25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