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女战士莫林被俘,她本打算赴死,谁知日军却问:莫林在哪? 权威资料来源:《百

寒烟锁重 2025-04-27 19:47:31

新四军女战士莫林被俘,她本打算赴死,谁知日军却问:莫林在哪? 权威资料来源:《百岁老人莫林的革命人生》——大江南北 1941年的一天,日伪军对如皋一带的新四军根据地进行了围剿。此番敌人准备非常周全,他们的行动让新四军没有做好准备。结果敌人在扫荡的过程中,正好就遇到了一支正在转移宿营地的队伍,双方随即就展开了激战。 一番苦战过后,敌人成功抓到了一位名叫莫林的女战士,被捕之后莫林遭遇了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没有透露任何秘密。莫林意识到自己必死无疑,她也做好了准备,谁知不久之后敌人对她的态度却发生了巨大转变。 原来,莫林本名姚世瑞,虽然“莫林”的名号日军那边基本听过,但她的真实情况日军也并不清楚。抓到莫林之后,敌人也搞不清楚谁是谁,还曾询问过她莫林是谁。 虽然抓捕她的日伪军可能清楚她的情况,但这些人对莫林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就这样,本来必死无疑的莫林突然迎来了生机,老天也不希望这位巾帼英雄就这样死在敌人的手里。 莫林出生在江苏如东县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家里就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莫林虽然是女孩,但也早早被家人送到了外面读书。 后来,家人给莫林找了一门亲事,渴望继续完成学业的莫林坚决反对,最终说服了家人,成功进入了如皋的学校念书。在校期间,莫林勤奋好学,也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想。 抗战爆发后,莫林的家乡被日军攻陷,她们学校的许多爱国青年都选择走上战场,莫林见状也决定投身革命,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作出贡献。 此后,莫林开始与诸多同志一起组织学生运动,秘密从事着革命工作,她的活跃表现也引起了校内一些进步人士的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们发现莫林工作能力极强,而且是真心要闹革命。 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莫林如愿入党,她与自己的几个师兄一起,在中学组建了当地第一个党支部。众人开始暗中活动,以各种方式为抗日事业提供支援。 1940年10月,新四军取得了黄桥战役的胜利,这使得新四军顺利在苏北一带立足,部队的快速发展,让江苏一带的抗战形势一片大好,许多城镇也都被新四军拿下。 莫林见到时机成熟,立即带着支部的同志们加入了部队,组织非常认可莫林的能力,派她前往如皋县掘南区担任区宣传委员。 莫林上任后,一人就负责了五个乡的民运工作,还领导辖区内的民众开展减租减息等运动,尽可能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虽然新四军在江苏多地建立根据地,但日军也频繁对这些地方进行扫荡,莫林工作的地方也时常受到日军的攻击,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莫林却表现得非常冷静,她帮助部队,在辖区内进行动员,每次日军打过来了,她就带着大家成功转移。 靠着这种方式,莫林保护了辖区内民众的安全,可还是有不少人在战斗中牺牲,莫林也在不久后的一次苦战中被俘。 与那些牺牲的同志们相比,莫林的运气确实非常好,敌人不清楚她的底细,一直没有选择杀掉她。那些伪军的态度就更暧昧了,这些人大部分是刚刚参加伪军的,他们本来立场就不坚定,对于这种事情也表现得不是非常积极。 一些人还想着给自己留个后路,于是就暗中帮助新四军,正是有他们的努力,莫林这些被俘的同志们,才能免受敌人的屠戮。组织得知了莫林的事情后,也是积极展开救援工作,靠着这些内线的帮助,莫林最终被组织救了出来。 出狱之后,莫林被任命为丰西区委副书记,她很快就投入了工作中,带着当地的民众一面搞发展,一面与敌人进行着斗争。 莫林虽然是女人,但她的胆略比一般男人要更强,在与敌人的战斗中,莫林经常拿着枪上前线与敌人作战,平时她也会利用自己的文采,开展宣传攻势对敌人进行另一层面的打击。 为了帮助百姓搞好生产,莫林也时常会放下这些,跟着民众一起下地干活。她的这些做法让她得到了当地民众的爱戴,大家都亲切称她为莫政委。 在新四军的女战士中,莫林是文武双全的代表,除了能上阵杀敌,她的文采也非常人能比。莫林非常喜欢文学,哪怕是条件再艰苦,她也会坚持读书,多年的积累让她的创作能力非常出色。 莫林撰写了大量文章与诗歌,遗憾的是她的不少作品在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最终失传。 到了晚年,莫林依旧没有放下手里的笔,创作了许多出色的诗歌,也曾多次获得文学类的奖项。人们也通过这些诗歌,又一次了解到了这位奇女子的一生,也为她的成就感到由衷地敬佩。

0 阅读:30
寒烟锁重

寒烟锁重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 缘灭,我看到了你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