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方打脸之后,特朗普连出两大阴招,中方仅用两个字,一举将局势推向最高点。未来的这场“斗争”,中方要做好准备。
日前,特朗普被问及会不会继续中国90天的关税暂停期,他强调买这种情况“不太可能”,除非中方能够给美国提供“实质性回报”,否则对华的高额关税不会有所改动。要知道,就在几天前,特朗普刚刚强调,145%的关税比例太过高昂,要将其大幅下调。如今再次朝令夕改,大概率是因为“面子挂不住”。 此前,特朗普宣称中美之间一直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此后还宣称中方高层多次通话,被追问细节时,特朗普仅回应称,会在适当时机让外界知道。随后,中方便直接戳破了特朗普的谎话,中方直言,并未与美方展开任何形式的接洽或谈判,更别说达成协议。
因此,特朗普态度再度180度大转弯,或许就与中方的强硬回击有关系。特朗普还想要高举“关税大棒”,等中方向其服软。除此之外,特朗普还使出了新的招数。 日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如今美国政府已经起草了关税谈判的相关框架,只要针对贸易伙伴国家,美国谈判代表计划采用固定的模式,将谈判内容分为5大板块,分别是关税、非关税壁垒、数码贸易、经济安全以及商业问题。以这5个方向为主题,构建谈判进程。初步确定的谈判对象是,美方的1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
《联合早报》报道时表示,特朗普对所有国家加征关税,已经打乱了全球贸易秩序,这样看来,新的框架就是要在混乱中,给相关国家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指引。也就是说,美方这一行动,实际上是一种“补救行为”,是想要挽回如今已经乱成一锅粥的国际经济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对这一行动非常有信心,在接受《时代周刊》的访谈时自信放话,相信三到四周就能达成新的关税协议。他强调,如果相关国家还希望继续调整,那么他会考虑,但基本框架不会改变。 美方对中方放狠话,对其他国家开启“怀柔”政策,是想要进一步给中国施加压力,逼中国服软低头。但中方仅用两个字,就将局势推到了制高点。
日前,中方召开会议,将“贸易战”直接定调为“斗争”,这是中方首次对此做出此等定义。中方强调,外部冲击影响正在逐步加大,未来中方要在就业、企业、市场、预期等四个方面发力,稳住局势,充分做足预案。 中方这两个字一出,就意味着贸易战的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进行了提升。中方已经做好了全面且长期的斗争准备,来应对美方的政策。如今特朗普态度反复跳脱,中方还在缜密观察,此后会见招拆招。 可以说,美方如今几乎将压制中国列入了“美国国策”之中,中方自然也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挑战。无论美方是什么谋划,中方都不会给其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