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到现在,特朗普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往,必须建立在互信尊重的基础之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是如此。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对记者表示,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 事实上,特朗普团队在全球发起的关税战,本就没有道理可言!因为美国完全是为了一己之私。特朗普说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可美国为什么会出现逆差呢?美国政府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美国长期依赖“消费驱动+美元特权”模式,通过大量进口满足内需,而制造业空心化导致进口依赖加剧。2024年美国消费品进口额远超出口额,逆差创历史新高,反映出其储蓄率低、消费主义至上的经济结构问题。 美国长期在服务贸易领域保持巨额顺差,2024年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2933亿美元,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金融、法律咨询等高附加值领域。例如,华尔街金融机构在华营收损失超200亿美元,直接影响美国服务业利益。 美国的科技企业(如苹果、微软)通过专利授权和软件服务获取超额利润,而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长期存在,但特朗普政府仅聚焦商品贸易,忽视服务贸易的平衡作用。 也就是说,美国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主动将中低端制造环节转移至中国。苹果、特斯拉等在华生产返销美国,统计上计入中国出口。这种"美国设计-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模式,本质是美国资本在全球配置资源的产物。
直白点说,美国本就是全球化产业链上,最为受益的国家。但如今特朗普团队为了解决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悍然在全球发起关税战,强行打乱了全球产业链,这也使得美国遭到了反噬。 具体而言,首先是制造业根本无法回流美国。特朗普声称“减少逆差”“振兴制造业”,但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劳动力成本高(工人时薪为中国8倍)、工会制度僵化、供应链配套缺失等结构性障碍。例如,台积电在美建厂因技术工人短缺和材料供应不足多次延期,成本飙升。 特朗普团队的关税战,本质是一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全球利益再分配实验。其通过夸大贸易逆差、忽视服务贸易优势、操纵统计数据,将国内矛盾转嫁至他国,却未能解决美国经济的深层矛盾。
关于中美关税战问题,中国商务部与外交部已多次明确表态,强调中方立场始终如一,即“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但任何谈判或协商必须以平等、尊重、互惠为前提。 正如外交部所言:“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方的“刚柔并济”既捍卫了核心利益,也为多极贸易秩序重构提供了东方方案。当美国沉迷于关税数字游戏时,中国正通过制度性开放与技术创新,书写21世纪大国博弈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