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给奥巴马政府当部长的朱棣文,在50岁回到苏州老家后,称自己是完全的中国人,难道一个在美国长大为美国工作的人,心里真的有祖国吗? 1997年的春天,苏州太仓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刚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棣文第一次踏上祖辈生活的土地,替父亲圆了半个世纪的归乡梦。 然后朱家人对教育的执着,早在一百年前就扎了根,他的曾祖父只是普通读书人,却把"再穷不能穷教育"刻进家训。 在那个女子缠足的年代,祖父朱筑岩硬是把三个女儿全部送出国留学,朱棣文父亲朱汝瑾的故事更让人感慨。 还有1940年清华毕业的他,在抗战烽火中抱着书本远渡重洋,在麻省理工遇到同为留学生的妻子李静贞。 两人在美国安家后,把中国式家教搬到了大洋彼岸,孩子们既要学钢琴小提琴,周末家庭聚会上,母亲总会端出江南糕点,念叨太仓老宅的桂花树,朱棣文烧坏家里塑料餐桌做实验,父母不但没骂他,还专门买了新桌子让他接着"搞破坏"。 并且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家风,培养出朱家三兄弟各有所长,大哥当上斯坦福医学教授,小弟21岁拿下政治学博士,朱棣文自己更是一路从"普通孩子"逆袭成诺奖得主。 他在贝尔实验室研究激光制冷时,总说灵感来自祖父书房里那些泛黄的线装书,东方智慧里的"天人合一",西方科学中的严谨实证,在他手里变成了捕捉原子的神奇光束。 他们证明了中华文化就像老宅院里的桂花树,根扎得深,花开得远,香飘万里依然不忘故土,这种代代相传的精神,比任何奖杯都更耀眼,比所有头衔都更珍贵。
2013年,给奥巴马政府当部长的朱棣文,在50岁回到苏州老家后,称自己是完全的中
翀梦悠扬
2025-04-28 11:56:42
0
阅读:1